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慶油田----一部自主創新的『活教材』
2007-09-27 14:47:5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高欣 王淮志 范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7日電 題:大慶油田----一部自主創新的『活教材』

  科學,發現了大慶;科技,發展著大慶。

  近半個世紀,大慶油田依靠科技進步,攻堅克難,實現了連續27年高產穩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開闢著『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的光輝道路,展現出一部自主創新的鮮活畫卷。

  創新的關鍵在於『超前』

  『資源有限,科技無限。』懸掛在大慶油田研究院實驗室前廳的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石油會戰初期,大慶油田戰勝國外技術封鎖,自力更生,創造性應用陸相生油地質理論及勘探開發技術,在牛棚中建起實驗室,堅持『研究一代、儲備一代、應用一代』的思路,逐步形成的『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試驗、超前5年配套』技術創新戰略。上世紀60年代,大慶油田還處在自噴開采和注水開采的旺盛時期,就著手研究向地下注入化學聚合物進行三次采油。這項研究於1972年開始進行現場試驗,到1996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前後歷經30年。

  從1986年開始,油田著手研究在聚合物中加入表面活性劑等成分的三元復合驅油技術。科研人員經過4000多次試驗、2000多次修改,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表面活性劑,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和經濟壟斷。試驗表明,三元復合驅比水驅提高采收率20%以上,一旦大范圍應用相當於為大慶新增10多億噸可采儲量。

  2005年,大慶油田再次攻克世界最前沿的泡沫復合驅油技術難關。初步試驗結果顯示:這項技術比已有技術提高采收率10-20個百分點,預測可再為油田增加可采儲量4.2億噸。

  到目前,大慶油田應用三次采油技術累計產油1億多噸。

  全員劃槳開動『創新船』

  近年來,大慶油田基層員工累計完成小發明、小革新等『五小』成果1萬多項,創造效益8000多萬元;貢獻『創新創效點子』5000多個,累計創效2000多萬元。

  百花齊放的局面,來源於大慶油田的全員創新戰略。

  圍繞超前研發的科技思路,油田逐步建立科技決策、知識管理、組織實施和環境支持4個創新體系,大力宣傳『人人創新,時時創新,處處創新』的全員創新理念,引導基層員工在生產過程中開展技術創新,鼓勵科技骨乾加快解決油田勘探開發技術難題。

  采油工藝研究院王金友僅中專畢業,靠自學成為油田學術技術帶頭人,累計取得科技成果11項,獲國家專利5項,創造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被評為全國讀書自學成材標兵。

  從2004年起,大慶油田對科技創新項目實行『課題制』管理,對技術專家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實行聘任制。工人梁福民競爭成為課題組長後,短時間內完成了『聚合物驅2-3層單管分層注入技術』攻關,應用到400口油井後,產生上億元經濟效益。

  在大慶地下找到天然氣,是油田幾代人的夢想。曾經有國外知名大公司到大慶尋找天然氣,最後鎩羽而歸。油田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姜傳金主動請纓,通過競標擔任『火山岩預測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組長。他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帶領課題組奮戰3年攻克了這一世界級難題,使大慶油田儲層預測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為大慶油田展現了上萬億立方米的儲量前景。

  近6年來,大慶油田累計取得科研成果750項,大慶油田先後引進各類高層次人纔1800多人,湧現各領域學術技術帶頭人380多人,向外輸送高級管理人纔32人。湧現出各類英模709人。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成為油田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主力軍。

  科研人員『特權』:允許失敗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有個『三次采油實驗樓』,這裡堪稱中國石油工業的『皇家實驗室』,聚集著國內石油科技界的一批精英。科研人員們說,他們的最高『特權』,就是可以失敗。

  表外儲層開發是油田開發的一個『燙手山芋』。『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決定承擔這個課題時,有人好意相勸:『風險太大了,一旦落空,影響油田穩產計劃,責任你擔得起嗎?』王啟民說:『油田每口井都有表外儲層,幾千平方公裡加起來就是一塊「肥肉」,這個風險值得冒。個人身敗名裂事小,油田前途事大。』

  結果,表外儲層成為大慶油田重要的開發層系和油田高產穩產的重要資源支橕。

  豐碩的科研成果,為大慶油田贏得了資源和市場空間。國外同類油田通常在穩產3-5年後就要減產,而大慶依靠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高產穩產5000萬噸以上達27年。

  憑借優勢技術,大慶油田已進入全國29個省區市、境外28個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服務市場,年創產值上百億元。采用三次采油技術,大慶油田一舉攻克哈薩克斯坦肯基亞克岩上油田低產低效難題,提高采收率10%以上。

  一個周末的下午,大慶油田研究院禮堂內座無虛席,許多乾部職工冒雨自發趕來聆聽一場關於油田開發的科技講座。從他們專注的神情中,記者看到了油田真正的內力和底蘊,那就是永不休止的進取精神。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