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哈爾濱對教師登門家訪做硬性規定
2007-11-04 05:12:0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4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教育局對全市中小學校班主任提出要求:到本學期結束,班主任必須對五類學生進行家訪。這五類學生為單親家庭的孩子、貧困家庭孩子、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本人心理或其他方面發生巨大變化的學生以及中小學起始學年的新生。

  家訪,對於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是件陌生的事,包括准備對自己的學生進行家訪的年輕教師,他們自己做學生時大都沒有經歷過老師的家訪。一時間,家訪成了中小學師生和家長們的熱門話題:家訪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加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可是現在溝通的方式太多了,電話、短信、QQ、MSN、Email、博客,還有必要家訪嗎?大張旗鼓地重拾家訪是不是在走形式?現如今城市在擴大,一個班的學生住的四面八方,憑著老師的兩條腿能跑得過來嗎?

  對此哈爾濱市教育局主管這項工作的副巡視員劉佔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家訪是中小學教師『家校溝通』的傳統而有效的方式,不應該隨著通訊的便利而被拋棄。而且事實證明,家訪所達到的教師與家長間的溝通、了解、交流和互動的效果,不是現代的通訊工具所能比擬的。

  劉佔元介紹,老師與家長利用電話、短信以及互聯網等現代通訊工具溝通,他們之間傳遞的只是聲音信號和文字信號,應該說是冰冷的低級信息。而面對面的家訪則是一種視覺語言和肢體語言的結合,所傳達的信息量會更大,交流會更充分。他說:『中國不是有句老話「樹怕剝皮,人怕見面」嗎,兩個人做到了「促膝長談」,那麼互相了解、消除誤會效果毫無疑問會好於電話溝通。如果老師與家長「促膝長談」的地點是在學生的家中,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就是全方位的了。因為學生的生活環境主要就是兩個,一個家庭環境,一個學校環境。』

  據了解,重提家訪,哈爾濱市教育行政部門先期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劉佔元說隨著中小學教師年輕化,現在獨生子女教師在基層中佔了很大比例,再加上家訪的重要性這些年來被淡化,年輕教師很多都沒有經歷過他們老師的家訪,現在再讓他們去家訪,有些人根本不知道相關工作如何開展。為此市教育局專門針對年輕教師開展了家訪前培訓,並對老師家訪提出了相關要求,要求老師在家訪前必須要做好『家訪預案』,對於准備去家訪的家庭的家長年齡、職業和家庭關系狀況等都有所了解。同時要求老師家訪前必須征得家長的同意,做到『笑進笑出』、尊重家長和學生的隱私。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學校在貫徹落實市教育局的『重拾家訪』要求時,也都對老師提出了更具體的『訪規』:不論學生家住哪兒,一律不用家長接送;家訪避開吃飯時間以免引起誤會;家訪後老師與家長及時聯系反饋意見等等。盡管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求本學期末,上面提到的『五類』學生百分之百訪到,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時間短、任務重,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既然認識到家訪的必要性,又提出了相關要求,那麼就必須要把這第一步走好。我們也知道一線的班主任實際做起來會增加工作量,也清楚要達到百分之百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有困難就不進行,那麼所有的工作都不可能做好。按照百分之百提出要求,老師們在努力之後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的結果,也就達到了邁好重拾家訪第一步的目的。』市教育局紀檢監察處副處長劉劍坦誠地說,『等到明年,我們還會要求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為班主任創造一些家訪的便利條件,支持老師把家訪進行到底。』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