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已婚單身族:要瀟灑也有無奈
2007-11-04 08:59: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薛明 賈大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4日電 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讓很多傳統意義上的觀念發生著變化。你會發現身邊很多的年輕夫妻,雖然已經步入婚姻的殿堂,但他們的生活節奏卻依然有著單身族的散漫與不確定。不在一起開火做飯、各有各的朋友圈子,甚至不居住在同一地點,於是有人把這樣的生活狀態歸納為『已婚單身族』。不管這種生活狀態來源是發自觀念上的改變,還是受環境所迫,但它確已成為年輕夫妻的一種選擇。

  那些瀟灑的『偽單身』

  當『單身』已經與『貴族』掛上鉤時,自信、優雅、不羈成了這種生存狀況的形象特性。其優勢在於無牽無掛,在於無所羈絆,放開手腳就可拼,於是在職場上,單身身份成為更專注投入工作的前提;在生活方式上,單身亦成為自由奔放的代稱。有人活得瀟灑,旁人往往判斷她(他)是單身,事實上人們把單身視作一種揮灑的生活姿態的替代,在這種語境下,單身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中折射出一個信息,人們對婚姻身份的固有態度正在日漸改變。

  身為白領的孫小姐快人快語給見過她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已經33歲的她,在女兒生下來兩個月後,就回公司上班了。她用了半年時間來恢復身材。她是不帶老公出席社交場合的典型,無論是有客戶在場的飯桌上,還是有朋友在場的派對上,她光芒四射地出現,談笑風生,妙語連珠,周圍人總少不了受到她帶來的生機勃勃感染。常常有人打聽她可有男朋友,得知她有一個四歲的女兒,無不大吃一驚。她錢包裡夾著女兒的照片,也有她的照片,可是沒有老公的照片。她開玩笑說老公還沒排上號。雖然丈夫事業上比她成功,可家裡數她最大,丈夫並不反對她熱愛自己的事業。她說不把丈夫帶到工作關系中曝光,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僅僅是希望在職場中免去談論家庭生活;再說丈夫因為工作關系,已經要出席太多社交場合,因而她不勉強他跟自己一起行動,他反而松一口氣。

  小包已經結婚兩年,但她依舊像單身時一樣穿著性感的露背衫,穿梭於各式酒吧和朋友聚會,也絲毫不避諱和異性的正常交往。形容自己的婚後生活,小包這樣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和結婚前唯一的區別就是住在了一起,其他沒什麼不一樣。我們還會像以前一樣各自忙著自己的生活,他有他的交友圈子,我有我的應酬。他有時會在下班前習慣性地給我打個電話問「晚上有沒有時間一起吃個便飯」。』

  婚姻再沒有在女人的行為舉止上留下印記,再沒有一套賢良淑德的標准要求已婚的女人一絲不苟地遵守,家庭倫理不再給女人事業開拓和社交生活造成心理負擔。女人未必是有意識地選擇『單身』形象,她們選擇一種更精彩和更自由的生活,於是在生活方式上,已婚與單身不再是楚河漢界般涇渭分明。已婚身份在公共場合的退場,意味著越來越多女人懂得為個人的生活方式作打算了。

  『偽單身』有時是無奈的選擇

  已婚單身族,總會給人以灑脫、自在的印象,但並不能說明他們都在享受這種狀態。有些『單身者』是因為生活中的現實情況,不得不再玩一陣『清純』。

  在女朋友出國讀書前,兩人去領了結婚證書,小宇因此進入已婚行列。小宇是個自尊心挺強的人,他不願意放棄事業,因而不肯陪讀。說好了他在國內發展,而她念完研究生就回來。他說,現在的生活與單身時沒有兩樣,住在家裡,下班後如無特別事就回家吃飯。他沒敢跟公司提結婚的事,因為乾設計師這行要很能熬,完成一個項目必須投入極多的精力和時間,老板需要能夠整天待在公司畫圖的員工,而已婚可能會被認為要為家事分心,導致個人在老板心目中的競爭力下降。現在這種『單身狀態』是沒辦法的事,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黃小姐說從沒想過要刻意隱瞞自己的已婚身份,只是她從事銷售工作,長期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盡管有些客戶會認為已婚的業務員更為可信,但有時已婚的身份卻會在與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受到冷落。為避免不利,她在工作中一般不提自己的婚姻狀況。她以和藹可親的形象落落大方地出現在客戶面前,從不以有家室的理由推托與客戶一起吃飯的機會。黃小姐說,不是說單身身份做銷售工作的就一定吃香,不提及自己的婚姻狀況只是她個人在策略上的選擇,她認為不把私事帶進工作可減低事情的復雜程度,她因此以『假單身』的形象出現,不過是她工作原則的副產品。剛開始丈夫對她隱藏已婚身份心裡頗感不舒服,經過很長時間的溝通和解釋,認可和體諒了她工作的苦衷纔逐漸對此釋懷。

  有人因為職場需要而淡化自己的家庭背景,因為競爭下男女無別,更別說是已婚未婚。工作是工作,你不得不暫時拋下對家庭的惦記。該加班的時候,你得忘記自己是個需要按時回家的人;該出差的時候,你也得忘記自己是有個會叫媽媽的孩子的人;該競爭上崗的時候,你還得表現出野心勃勃,表現出家庭並不足以成為自己的拖累,或者你根本就說自己與單身沒什麼兩樣。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裝一回『單身』有時就是情非所願的事情。

  婚姻觀念的轉變催生『已婚單身族』

  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已婚單身族對自己現有的生活狀態還算基本滿意。但他們普遍認為,已婚後的單身狀態只是一種臨時性、階段性狀態,並不可能成為婚姻生活的全部。隨著年齡增長,家庭成員結構的變化,回歸傳統模式的家庭生活,只是時間問題。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已婚單身族』年齡大約都在25至35歲之間,基本結婚的時間都不超過三年。可能是太過留戀單身生活或是工作壓力太大,單身的生活狀態既是他們熟悉的,也是陌生的。

  有專家指出,已婚單身族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省工會著名婚姻指導師唐教授認為,由於婚姻承載的東西太多,因此最終導致婚姻出現問題的情況很多。傳統婚姻觀在物質匱乏、個人選擇相對較少的年代是適合的,把兩個人捆綁在一起有利於戰勝那個時代特有的種種困境,給個體提供急需的安全感和歸屬感。然而傳統婚姻從某種角度來說卻是對現代人的禁錮。哈爾濱師范大學教授許超認為,社會文明的發展使人們更加強調自我和尊嚴,隨著人們對自由的推崇,尤其是『80後』一代紛紛步入婚姻殿堂,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的變化必然會映射到現代婚姻中,已婚單身這種相對獨立的婚姻方式是一種新的選擇。

  對於很多年輕夫妻來說,父輩婚姻中的問題銘刻在孩子的成長記憶中,這一代的孩子對婚姻有著深刻的洞察能力和反思能力。他們不再一味地關注婚姻的持久性而是更多的注意自我保護、對對方的保護,因此已婚單身的生活狀態應該說是自我保護的本能選擇。

  盡管不少人對已婚單身族的出現給予了理解與包容,但很多人對此持質疑態度,離休教師李女士就表示:『倘若已婚單身是由於房子、工作等客觀因素造成的還可以接受,但如果是雙方刻意地維持這種狀態,在我看來還是難以接受的。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只想告訴現在的年輕人,婚姻傳遞給對方的不僅僅是愛,更是責任。』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