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1日電 經實割實測統計,今年雞西市糧食作物總產量187.6萬噸,同比增加14.9萬噸,增長8.7%,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平均畝產337公斤,同比增長3.7%。其中,水稻產量95.9萬噸,同比增長12.5%。
今年雞西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原因有三。一是種植面積進一步增加。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和市場價格導向雙重因素作用下,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種植面積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全市糧食作物總面積37.1萬公頃,比上年增長4.9%,其中水稻、玉米、大豆分別比上年增長7%、6%和3.5%。播種面積的增加帶動糧食增產8.7萬噸,佔糧食總產量的4.6%。二是糧食作物單產穩步提高。今年春播期間低溫寡照,大田作物播期後延一周左右,但由於大范圍使用機械播種,一周左右即完成了播種,春播速度快於往年。作物苗期經歷了夏旱和伏旱兩個過程,但旱象顯露後出現大的降雨過程,加之灌溉措施有效,緩解了旱情。後期氣候條件相對調和,促進了作物乾物質的積累,為糧食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其中,水稻、玉米畝產同比分別增長5.1%和1.9%。三是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部署周密,措施得力,高質量完成了備春耕生產工作。平抑農用物資市場價格,保障春耕物資需求。突出農業標准化建設,提高春耕生產質量。這些舉措,夯實了糧食大豐收的根基。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