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省墾區自籌資金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
2007-11-28 09:07: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牟景君 孫永剛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8日電 為實現糧食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雙豐收,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兼顧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我省墾區自籌資金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該項基金制度從1982年設立至今25年間,共補貼造林資金1.92億元,不僅為墾區造林綠化提供了資金保障,而且為墾區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982年,省農墾總局決定設立營林基金制度,規定每畝耕地每年提取0.2元作為植樹造林專項資金,由農場自提自用,設立專賬。1986年又將標准提高到每畝0.5元。從1998年起,他們將『營林基金』改為『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並將標准提高到每畝1元。現在墾區每年僅提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就達3000餘萬元,保證了墾區造林綠化生態建設的補貼。從2006年開始,墾區規劃的300多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我省墾區自籌資金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

  黑龍江新聞網訊為實現糧食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雙豐收,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兼顧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我省墾區自籌資金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該項基金制度從1982年設立至今25年間,共補貼造林資金1.92億元,不僅為墾區造林綠化提供了資金保障,而且為墾區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982年,省農墾總局決定設立營林基金制度,規定每畝耕地每年提取0.2元作為植樹造林專項資金,由農場自提自用,設立專賬。1986年又將標准提高到每畝0.5元。從1998年起,他們將『營林基金』改為『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並將標准提高到每畝1元。現在墾區每年僅提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就達3000餘萬元,保證了墾區造林綠化生態建設的補貼。從2006年開始,墾區規劃的300多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林中的90多萬畝又被納入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補償力度進一步加大。據統計,25年間,我省墾區人工林面積增加了680萬畝,其中從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中補貼造林資金達1.92億元,相當於每畝造林平均補貼28.2元。

  為了規范管理,確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足額到位,做到專款專用,農墾總局建立了嚴格的基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對不按規定提取基金的單位由總局收取應提取額20%的處罰,對少提或挪用的單位由總局收取少提或挪用部分30%的處罰。對主要責任人處以應提取額1%的罰款,統一用於墾區造林綠化和資源管理工作。

  目前,從農墾總局、分局到農場三級林業部門,自上而下都建立了完善的林業執法隊伍,保證了墾區造林、護林、管林和林業執法工作實際需要。由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設立,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省墾區林地面積已達1310萬畝,其中人工林面積810萬畝,建成了103個專業林場,83個專業苗圃。森林覆蓋率由1979年的7.8%提高到了16.4%,活立木蓄積達到4000多萬立方米;治理侵蝕溝1460條,保護耕地800餘萬畝;完成退耕還林工程181.5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84.5萬畝。

  中的90多萬畝又被納入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補償力度進一步加大。據統計,25年間,我省墾區人工林面積增加了680萬畝,其中從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中補貼造林資金達1.92億元,相當於每畝造林平均補貼28.2元。

  為了規范管理,確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足額到位,做到專款專用,農墾總局建立了嚴格的基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對不按規定提取基金的單位由總局收取應提取額20%的處罰,對少提或挪用的單位由總局收取少提或挪用部分30%的處罰。對主要責任人處以應提取額1%的罰款,統一用於墾區造林綠化和資源管理工作。

  目前,從農墾總局、分局到農場三級林業部門,自上而下都建立了完善的林業執法隊伍,保證了墾區造林、護林、管林和林業執法工作實際需要。由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設立,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省墾區林地面積已達1310萬畝,其中人工林面積810萬畝,建成了103個專業林場,83個專業苗圃。森林覆蓋率由1979年的7.8%提高到了16.4%,活立木蓄積達到4000多萬立方米;治理侵蝕溝1460條,保護耕地800餘萬畝;完成退耕還林工程181.5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84.5萬畝。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