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哈市對五類學生家訪率近九成 專家:保護好學生隱私
2007-11-28 15:18:3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8日電 『教師進家庭』活動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教育局了解到,全市各中小學教師對五類學生(單親家庭的孩子、貧困家庭孩子、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本人心理或其他方面發生巨大變化的學生以及中小學起始學年的新生)家訪率比較高,截至目前,香坊區中小學教師家訪率達到91.4%、道裡區達到88.7%,其他區中小學家訪率也比較高。哈市教育局表示,要把這項工作做實,做到老師和家長更深層次的溝通和互動,真正實現家校關系的和諧。

  給家訪賦予全新內涵和外延

  『家訪是教師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只是隨著通訊工具的發達和老師教學任務的繁重被淡化了,從教育行政部門來說感覺到這是個欠缺,現在應該說是回歸。』據哈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閆生介紹,從目前來看,恢復家訪拉近了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使得家校之間的關系更融洽了。

  從哈市教育局調查的結果看,目前有幾類家庭不太認同老師家訪:一是家裡非常富裕的家庭,怕露富;二是特別貧困的家庭,害怕老師的到來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三是單親家庭;四是一些家長考慮太多,認為老師到家裡來是不是應該送些禮或是請吃飯之類的。

  『為什麼他總是遲到?為什麼交費時他的眼神總是躲躲閃閃?』閆副書記說,家訪的目的也是想讓老師了解一下孩子的甘苦,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行為矯治不得法時,能從家庭方面找到原因,同時使師德師風得到改善。『家訪在人們的意識中是傳統的概念,現在老師們的家訪已經有了新的內涵,外延也在擴大。首先老師必須了解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了解孩子性格及學習習慣的形成。其次這樣做加強了教育的互動,使家長和學校的信息得到互融,觸及孩子的身心。第三,教育是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老師應該走出學校這個象牙塔,突破圍牆的限制。第四有利於教師美好師德的形成,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老師走出去纔更有針對性。第五,現在居民成分日益復雜多元化,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是那麼周全,原來的家庭模式是固定的,現在的家庭是多元化的,家訪對此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

  據了解,哈市教育局除了在文件上對老師做出硬性規定外,還為老師家訪提供了一些便利條件,如香坊區的一些學校為老師家訪提供車輛等,同時要求老師家訪講究方法方式,以保護學生的隱私。還把家長請進來,設立『開放周』,其目的是一樣的,就是和家長近距離的接觸,打破障礙形成良性的互動。『在家訪中,我們收到一種驚喜的效果,經常出現很感人的事,而且減少了城鄉結合部一些學校學生的流失率和輟學率。』閆副書記認為:『要求老師家訪其實是提倡家長和老師更深層次的溝通和互動,也可以約到什麼地方聊一聊,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教師要做好家訪的『預習』、『復習』

  對於老師對五類學生家訪的規定,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朱紅認為,對五類學生而不是全部學生家訪,這樣做很有針對性。泛泛的家訪,可以通過電話、網上等其他方式進行,但對於特殊家庭的孩子,傳統的家訪不應該丟棄,這樣可以建立一種新型的合作關系,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她認為,和家長怎麼溝通是需要技巧的,老師家訪之前要做功課,回來之後也要做功課,如家長的職業特點、家庭狀況等等,只有這樣纔能發現孩子和家長需要什麼樣的指導和幫助。同時家訪的內容要有針對性,內容、目的和采取的方式也應該不一樣,所以,老師的付出是要多一些,這裡面有一些無形的付出。家訪被淡化也是這些年部分老師急功近利、只追求成績的結果。另外,對於特殊家庭,老師家訪時可能會發現這個家庭的隱私,也許有個別老師在不經意時會流露出來,從保護學生的角度,老師應該默默的幫助這個學生,而不應該正面揭開這個東西。家訪之前必須對老師要進行指導和培訓,如讓老師知道怎麼溝通家長纔能放松;老師需要做一些對策性研究、個案性研究,隨筆等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和孩子做朋友,而且把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方式糾正和提高上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