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熱費『暗補』變『明補』 省城哈爾濱為何遲遲難兌現
2007-11-30 07:35:0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0日電 題?熱費『暗補』變『明補』,省城哈爾濱為何遲遲難兌現?

  市民熱盼今年落空

  早在今年8月初,多家媒體就披露了一則相同的消息:我省所有城市將在今年采暖期前,全部完成供熱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

  目前,齊齊哈爾、佳木斯、大慶、雙鴨山、七臺河、鶴崗、黑河、綏化、大興安嶺等9個地市不同程度地進行了供熱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然而哈爾濱市卻進展遲緩。哈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於不久前公開表示:由於種種原因,今年不會實行『暗補變明補』,百姓熱費交納方式與2006年相同。

  這無疑讓許多熱盼中的市民感到有些失望。某事業單位職員張先生說,單位效益不太好,每次報銷熱費時都拖延很長時間牽扯很大精力,如果熱費直補到個人手裡。就省心多啦!

  政府權衡多方利益

  哈市供熱辦工作人員透露,供熱是一項關系全局的工作,哈市熱費『暗補變明補』政策需要由多個部門協調完成。最後的政策要由市政府統一制定出臺。不過改革存在很大困難。據介紹,我省13個地市中已經有9個地市推行了熱費『暗補變明補』改革,都是在機關和事業單位真正實行了熱費的補貼政策,因為機關和事業單位過去就能享受到絕大部分的熱費補貼,這樣改革後的熱費補貼主要是形式發生了變化,政府財政支出變化不大。

  而哈爾濱市困難企業職工有十幾萬,這些人有的只能領取基本生活保證金,如果熱費實行『暗補變明補』。這部分人的熱費怎麼補貼,錢從哪裡來,是問題的難點。這是造成哈市熱費補貼改革方案遲遲不能出臺的原因之一。

  哈市建設部門的一位業內人士也分析說,熱費『暗補變明補』之後,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影響不大。對於企業來說,效益好的企業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情況類似,而效益較差單位或者處於倒閉狀態的企業則即使形式上補貼了,但實際上也無法真正享受到熱費政策變化能否在這部分人產生波動,是政府部門所擔心的。

  省建設廳專家介紹,供熱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與建立困難群體供熱保障救助制度,是供熱體制改革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國家規定,采暖費補貼標准根據當地住房標准、收入水平、城鎮供熱平均價格、采暖期限、企業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資金來源為原『暗補』時財政、單位用於職工的采暖費用。各地政府暗變明改革政策,只能對財政供養人口有明確規定,其他單位應由各單位確定(因其工資標准也不是政府確定的)。而困難企業職工的供熱保障應納入各城市供熱保障救助制度解決。

  就熱費補貼改革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齊齊哈爾市有關部門。該市燃氣供熱辦公室的陳科長說,齊齊哈爾在推行熱費補貼改革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駐齊齊哈爾的省直和中直部門還沒有實行這項政策,但這些部門繳納熱費也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市裡把握住一點,就是困難企業的熱費補貼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政策講清楚了,困難企業也沒有出現波動,而且這些企業的熱費補貼在改革前後沒有太大變化,職工了解企業的經濟效益情況,對熱費補貼接受比較平穩。

  供熱企業喜懮參半

  一位曾在供熱管理部門工作過的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說,熱費『暗補變明補』是一項綜合性工程,確實需要各個部門的統籌協調和溝通。從報銷到列入工資,用途更明確了。再沒有理由不繳費了,所以改革後的地區出現熱費收繳率提高的現象是合理的。如果說有難度,就是這項改革要觸及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克服這些阻力,纔能將供熱體制改革進行下去。

  對於熱費的『暗補變明補』政策,哈爾濱鍋爐供暖公司的有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供熱企業,對熱費的改革政策當然是大力支持的,因為熱費打入工資之後繳費的主體更明確了,如果供熱質量有了保證,拿到熱費補貼的用熱戶沒有理由不繳納熱費。

  但也有供熱企業表示了擔心,一家供熱企業的收費員認為,熱費實行『暗補變明補』政策後,用熱的企業、單位和分戶供暖者繳費積極性會提高,收費更容易,但對於沒有實行分戶的用熱居民。則存在另一種隱患,就是居民把補貼的熱費拿到手了,如果供熱企業質量存在不到位的地方.那麼居民就有理由拒絕繳納熱費;而對於有些惡意拖欠熱費的居民,供熱企業反倒不好對他們進行控制。所以,熱費實行『暗補變明補』對於供熱企業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對熱的生產者和使用者都需要進一步約束,居民沒有理由不繳納熱費,而供熱企業如果供熱質量上不去,也要受到相應的損失。從這個方面來講,供熱企業應該從現在起提高供熱質量,用供熱質量和服務來贏得用戶的信賴。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