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電 哈爾濱市積極引導外出創業成功農民群體,利用他們掌握的市場、技術和資金,通過政府搭建的政策和服務平臺返鄉創業,『返鄉創業潮』的反哺作用激活了城鄉信息技術市場、商業物流和勞務市場,有力帶動了全市新農村建設。
據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辦公室統計,截至11月中旬,哈市今年已轉移農村勞動力120.5萬人,佔勞動力總數的50.1%。農民離土創業總收入達60多億元,人均創收超過5000元。其中有2.5萬農民陸續回鄉創業。該群體通過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在建築、制造、商服、運輸、養殖等領域創建企業近萬家,其中,投資超千萬元的企業達65家、超百萬元的262家,建成小型經濟實體和私營商戶9217個,吸納本地農民就業12萬多人。
哈市為鼓勵回鄉農民的創業熱情,吸引更多有成就、有積累、有膽識的外出農民返鄉投資興辦企業,及時修訂和出臺了《哈爾濱市招商引資優惠獎勵政策》,在財政扶持、收費減免、服務環節等多方面給予優惠,讓回鄉落戶的企業享受招商引資企業的一切優惠政策。在政策激勵下,許多外出務工農民發揮各自的優勢,紛紛回鄉發展,找項目載體,搞落戶對接,極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哈市努力營造適應農民工回鄉創業興業的『軟環境』,為其提供管理、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服務。
自2005年起,哈市有關部門每年都要召開銀企對接推介會,針對回鄉農民創辦的重點企業給予特殊扶持。各區(縣)工商、稅務、金融、電力等職能部門也紛紛開通『綠色服務通道』。當年,由歸鄉創業農民企業家董俊明創建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黑龍江省明達油脂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得到農發行5000萬元貸款,保證了生產所需原料,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利潤497萬元。
目前,哈市農民返鄉創業已初具規模,農民工創業群體幾乎佔領全市建築、商服、運輸、養殖等行業,有的已經實現規模化、集團化和股份制化發展。
『返鄉創業』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結果,現在又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使哈市呈現出『勞務輸出—返鄉創業—興業反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良性循環。呼蘭區腰堡鎮大堡村農民企業家、黑龍江明達建築集團公司董事長董俊明,通過外出創業,靠質量與誠信締造了一個以建築為主業的企業集團,十幾年來,明達集團創產值12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每年吸納3000多農民工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