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6日電 14年前從河南來到山河農場二區的宋小毛,一貧如洗。如今,他每月從『牛銀行』支取奶款近萬元,成了令人羡慕的『牛老板』。現在,這個農場已有3258頭奶牛,每頭平均每年幫主人掙回8000多元,全年賺回2600多萬元。由此,奶牛功臣們也過上了幸福生活。
鏡頭一奶牛住進標准公寓
走進山河農場二區,一排排新建的磚房上,?亮的鐵皮蓋閃著亮光,它就是奶牛的標准『公寓』。每間奶牛公寓300平方米,只要主人每年交2000元『廉租金』,自家的奶牛就可以入住了。新建的這個奶牛公寓小區佔地3萬平方米,裡面的配套設施齊全,有繁殖母牛區、育成牛區、技術服務區、青貯及飼草儲備區。冬季裡,牛捨不但比普通牛捨溫度高10℃,還實現了糞尿分離。說起牛住上高標准『公寓』,養殖戶楊軍說:『把奶牛伺候好了,咱人住大磚房、樓房那還不是早晚的事!』
鏡頭二嫁女奶牛做『嫁妝』
六區23歲的姑娘張慶華結婚那天,一頭戴著紅花、身披彩帶的黑白花奶牛在喜慶隊伍中格外搶眼。這頭牛剛3歲,正值產奶高峰期,日產奶超過30公斤。姑娘的父親張立山說,這頭奶牛保守估計價值1.3萬元。老張家養著4頭奶牛,除去飼料等費用,去年一年淨賺兩萬多元,面對老丈人家陪送的這頭大奶牛,新郎王海林樂得合不攏嘴。
鏡頭三奶牛也分『口糧田』
有30萬畝耕地的山河農場人均耕地不足20畝,農場土地這幾年『熱』得燙手。但無論耕地咋緊俏,農場每年都劃出近萬畝耕地讓養牛戶種上青貯玉米,給奶牛做『口糧』。標准定得也不低:每頭成母牛給3畝飼料地,育成母牛兩畝飼料地。養牛戶們看得更遠:『奶牛吃好了,人以後吃得還會差嗎?』
鏡頭四『牛保姆』成了香餑餑
原來家境困難的趙武已連續兩年受僱於區裡的一個養牛大戶,專門負責伺候奶牛,得了個『牛保姆』的稱號,每年收入1萬多元。在農場二區,20多個養牛大戶們忙不過來,都給奶牛僱了『保姆』。『保姆』們的收入也不錯,一年掙8000多塊錢。照料奶牛頗有經驗的周加賓被幾家養殖戶『搶』起來,最後,他給夏春光家飼養的27頭奶牛當起了『牛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