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電 初冬季節,記者到鶴崗市東山區農村采訪時看到,家家屋後建沼氣池,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目前使用新能源已成為鶴崗市郊農家的新時尚。
在蔬園鄉合興村王羽田家,記者看到,只輕輕旋動一下燃氣灶上的旋鈕,一簇淡藍色的火焰便燃燒起來。這燃燒的既不是煤氣,也不是液化氣,而是自家沼氣池裡產出的沼氣。看著生活垃圾變成了沼氣,做飯也不用燒柴了,村民們的興頭兒上來了。
王羽田說,以前沒有沼氣時,做飯不方便,點爐子屋裡也埋汰,現在有了沼氣後做飯方便了,屋裡也乾淨了,還節約了不少的開支。
東方紅鄉樺春村農民趙金紅家經營著一家小飯店,平日裡洗菜用水多,夏天還好說,可一到了冬天,麻煩事就來了。
趙金紅說,到了冬天水特別涼,屋裡溫度低,用涼水更感覺涼,安了太陽能熱水器之後方便多了,洗澡、洗菜、一打開水龍頭就有熱乎乎的水流出來,我們心裡可高興了。
記者在村民家了解到,與用電燒水相比,使用太陽能熱水器1個月可節電20多度,生態能源給東山區一些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為保證沼氣過冬,東山區政府出資26萬元購買了330個保溫棚,使沼氣供氣時間由原來的6個月延長到了10個月。
鶴崗市東山區農村能源辦公室主任周子明說,東山區今年全區建立了650個8立方的沼氣池,現在看效果非常好。同時還進行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太陽房建設、秸稈氣化爐的研制,這些工作都為開展新農村建設、開發新能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明年,東山區將加大工作力度,預計要建設1500個農村沼氣池。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