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電(劉明揚 記者 孫曉銳)農村工作會議,是對某地全年農村工作的部署。傳達會議精神、典型發言、分組討論,這便成了傳統的會議模式。方正縣2007年農村工作會議去有些別出心裁。縣領導和農民換了位置,農民臺上講,領導臺下聽。主席臺上,農民將自己的致富門路或所遇的困難,對與會者傾訴;主席臺下,縣領導、涉農部門、農民代表傾聽著農民的心聲。好經驗,與會農民借鑒,所遇難題,領導當場解決。那麼,這場『會議革命』給當地的農業發展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呢?歲末,筆者來到這裡,農民的收獲回答了這個問題。
跟著農民代表走,沒錯
張志勇,方正縣松南鄉黎明村村民。小張家種植了14?水稻。以前,收完稻子,就有糧販來收,趕上啥價賣啥價。全縣農村工作會議後,看到當地的秋然米業責任公司總經理顧常奎在臺上發言後,小張頓時感到有了靠山。因為,秋然米業不但無償給農民技術培訓,還給墊付春耕資金,簽了定單以後,回收價比市場價還高,這給他吃了一粒定心丸。找到顧經理一嘮,妥!跟著他乾了。今年秋天,秋然米業把小張家種植的14?地稻米全部回收,這樣小張多收入了2000多元。據顧常奎介紹,以前和米場簽定單的農民只有1500多戶,今年達到了2千戶。
『4萬元讓我擴大了養殖規模』
年末,會發鎮聯濱村村民王鳳華一算年收入,高興的對記者說:『今年收入達到4萬多元。』王鳳華的命很苦,丈夫殘疾,以前只能靠拉飢荒來過日子。然而不服輸的她靠養雞脫貧了。養殖需要效益,就必須擴大養殖規模。王鳳華在會場做報告時,說出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和現在想發展沒資金的窘境,讓與會者非常感動。縣委書記孫柏仁、縣長佟寶剛當即決定,由縣政府財政擔保,給她無息貸款4萬元,擴大了她的養殖規模。現在800只蛋雞已經發展到3000只蛋雞。據悉,在方正縣,向王鳳華這樣有政府做擔保貸款的農民能人還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農村工作會以來,方正縣委、縣政府共為50多名農民擔保貸款300餘萬元,其中,僅以養雞戶張文斌為首的養雞聯合體就得到了政府擔保貸款70餘萬元,同時,該縣各部門也積極落實農村工作會精神,為農民發展廣開綠燈,農民們的致富勁頭足得很。
『明年我也爭取當代表』
今年,老任不是農村工作會的農民代表,但是他在電視裡看到農民代表都上臺發言,這讓他很興奮,他打算乾出個樣來,明年也上臺。
『普通農民上縣政府會議室的主席臺講話,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松南鄉紅星村村民任和臣說。老任家住方正通往通河縣的路邊,庭院經濟搞得紅紅火火,自家的庭院蓋起了大棚,種植草莓、美國紅提、中華壽桃盆景,一年下來,純收入3萬元。這點收入,老任一點也不滿足,他看准了自家優越的地理位置,打算明年辦個農家采摘園,開發旅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