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電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惠民舉措能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質。
實惠5
●社保
逐步覆蓋城鄉
惠民舉措:
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推動養老保險擴面,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加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探索建立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制度。加大社會保險征繳和基金監管力度。
實惠6
●就業
實行『托底』安置
惠民舉措:
努力擴大就業。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新增城鎮就業8.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22萬人。對零就業家庭實行『托底』式安置。建立與企業利潤掛鉤的職工工資同步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杜絕各種拖欠工資行為,形成和諧勞動關系。
實惠7
●醫療
完善新農合制度
惠民舉措:
加強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農村三級衛生網絡建設,推進院前急救服務向農村延伸。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完成45個社區服務中心(站)新建或改擴建,裝備71個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站)。支持大醫院創辦、領辦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支持非市屬大醫院和社會醫療衛生力量,開展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開展醫療衛生形象年、醫院管理年活動,提高市屬醫院醫療水平。嚴格實施價格公示制度,探索建立常見疾病規范診療程序和價格體系,對單病種實行最高收費限價。加大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力度,提高廣大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加強疾病預防工作,完善疫情報告和疾病監測網絡,加強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治。發展中醫中藥事業。
實惠8
●安全
打擊制假售假
惠民舉措: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深化『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滲透破壞活動。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高城鄉治安防范水平。加強流動人口管理,落實對社會組織、『虛擬社會』、犯罪高危人群及非公經濟組織的管理措施。高度重視生產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強化公共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覆蓋全市的應急管理網絡體系和應急指揮網絡平臺。加強隱蔽戰線斗爭,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加強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強化農產品、食品、藥品等質量安全標准體系建設,實行市場准入、不合格產品退市制度,著力解決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危害民生的突出問題。
五個『加強』
構建百姓滿意政府
●加強服務能力建設
進一步理順社區管理和服務模式,改善社區辦公條件,提高經費標准,解決一批辦公用房。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優化政府工作流程,繼續精簡許可事項,減少審批環節,縮短辦理周期,強化審批後監督管理。開展服務對象評議服務者活動,對位列後三位部門的領導嚴格問責。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復議新機制,落實行政糾錯和行政賠償制度。探索在城市管理以外的管理領域和區、縣(市)政府實行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
●加強制度建設
進一步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與聽證、決策評估等制度。健全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在現有考評體系基礎上,建立健全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和諧考核評價體系、政務環境評價體系。
●加強廉政建設
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招投標、項目規劃審批等重點領域和環節腐敗行為的查處力度,持續深入地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深入實施《哈爾濱市行政機關領導問責暫行辦法》。
●加強作風建設
以建設學習型政府,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知識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為重點,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全面提昇公務員的服務意識和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