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7日電 12日,記者到富錦市錦山鎮仁和村農機作業合作社采訪時,該合作社經理王鳳江一邊忙著檢修拖拉機,一邊高興的告訴記者,今秋合作社在深松整地過程中大顯身手,作業量比去年多了近一倍。現在這些機車剛閑下來,他想趁機修理一下它們,為明年的深松整地『充足電』。
仁和村農機作業合作社是一家已組建了4年的股份制合作社。同大多數農機合作社一樣,往年由於農民不認可,深松整地的作業量很少,合作社的大農機多數都閑著。王鳳江對記者說,這深松整地真是救活了我們合作社。往年因為『吃不飽』,他不得不四處找活,這些大拖拉機甚至跑到撫遠縣作業。往年秋整地期間的作業量只有5000多畝,今年已經接近了1萬畝。今年我們根本沒出鄉,4臺大拖拉機同時乾,這活還是乾不過來。今年我們的日子能從『溫飽』邁向『小康』了,入股社員的分紅也會比去年翻一番。
仁和合作社拖拉機手李景坤說,今年秋天他可真是累壞了。往年這拖拉機一天至多轉8個小時,現在一天24小時地轉。他們三個機手輪班乾,拖拉機在地裡加油,他們也在地裡吃飯。但忙點累點也高興,因為今年的收入能多一倍。
在今年的深松整地過程中,佳木斯市的40個農機作業合作社成了名副其實的主力軍。佳木斯市農委農機辦公室主任李農介紹說,合作社配備的先進的大馬力農機,作業質量好,整地深度都能超過30厘米,可以實現連片作業。而且今年各地都對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發揮集團作戰的優勢。因此,今年出現了農民排隊等著合作社整地的現象。以往在秋整地期間合作社的農機平均作業量在5000畝左右,今年都超過了8000畝。今年深松整地最快最好的地方就是合作社所在的村、鄉,其深松整地都達到了標准化作業,其作用還輻射到了周邊的村屯。
深松整地激活了農機作業合作社,合作社也推動了深松整地。因此,今年佳木斯市的深松整地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整地面積共完成39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
據悉,今年深松整地的成功激發了各地組建農機作業合作社的熱情,農村基層乾部和農民群眾都看到了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前景和巨大潛力,各地組建農機合作社的要求和呼聲特別高。最近,樺南縣已經有十幾個村表示要參加明年組建合作社的競標活動。樺南縣明義鄉黨委書記吳鵬廣告訴記者,為了建農機合作社,該鄉甚至有一個種糧大戶到他這裡來『走後門』。還有三四個村也一再向他表達了組建農機合作社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