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電 居民穿著睡衣開門扔垃圾,卻遇到穿著整齊來來往往的客戶及工作人員,這樣尷尬的一幕正在哈爾濱市很多高檔小區裡上演。隨著哈爾濱市高檔住宅小區內中小企業的增加,『民宅商用』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南崗區星河國際高層內,有多家公司在此駐紮。在此租房開設公司的於先生說,在這種高檔住宅樓內辦公其成本遠遠低於商用寫字樓。於先生介紹說,他以每年2.3萬元的價格租下了這處面積80多平方米住宅一年的使用權。此外,他還需要繳納2000元的物業費。與附近的寫字樓相比,這裡環境較好,價格便宜,水、電費用都比寫字樓低,與那些一樓『門市』相比價格更是便宜。由於小區實行封閉管理,進出需要持門禁卡或對講可視電話解鎖,但這一點對於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的『民宅商用』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中小企業直接購買住宅作為辦公地點,另一種是企業租賃住宅用於辦公。近幾年,隨著哈爾濱市高檔住宅的開發,高檔住宅小區『民宅商用』的現象日益增加,很多居民對此頗有怨言。居住在道裡區一大型封閉式小區內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小區內既有多層住宅也有高層住宅。然而業主進戶時,很多多層一樓的業主紛紛『砸窗扒門』,將自家的房子改成了商服,這種行為多多少少影響了其他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在道裡區恆祥家園高層的一位業主告訴記者,他家的鄰居就在樓裡開了家公司,但是平時很少有交叉。
道裡區恆祥家園物業管理處主任介紹說,他們物業服務企業對高檔住宅小區內出現的『住宅商用』問題也很頭痛。居民樓內商企的存在,影響了部分居民的正常休息,也存在不安定因素,極易引起相鄰業主的不滿。以該物業公司管理的恆祥家園小區為例,該小區售房時都是以高檔住宅出售的。但是現在,高層兩個單元120戶居民中有20戶商企存在,由於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對進出小區的人員嚴格管理,商企工作人員和保安就因出入問題發生過衝突。此外,部分居民對物業費、電梯費問題也提出了疑義。而物業公司對居民樓內的商企沒有管轄權,只能按照業主的標准提供相應的物業服務。
市政協委員郭藝認為,『民宅商用』已經成為影響居民居住品質的一個重要問題,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眾多城市的經驗表明『民宅商用』弊大於利。目前,我國很多城市已經開始研究如何遏制『民宅商用』。北京市工商局2006年就頒布「民宅禁商令」,暫停為登記地址為民用住宅的企業辦理執照,從而迫使住宅市場與商業和寫字樓市場分離。他建議哈爾濱市有關部門借鑒其他省市經驗,盡快出臺地方法規,從源頭上徹底解決『民宅商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