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3日電 婚姻問題是中國人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人們都渴望婚姻生活幸福而美滿,成家與立業成為人生中極為重要的兩件事。然而記者通過采訪發現,目前哈爾濱市有相當一部分家庭雖然都有法律意義上的婚姻,卻沒有完整的家庭生活和夫妻關系,他們游離於已婚者和單身族之間。這是一個非常狀態下的人群,社會學者稱之為『亞婚姻群體』。因為不是大齡未婚、不是離異、不是單親家庭,他們不易得到社會的援手,但他們所承受的壓力難以言表。
看上去很完整———亞婚姻正逼近都市人群
40歲的劉先生是哈爾濱市某醫療機構的主任,妻子在某企業工作,並有個乖巧、聰明的兒子。在外人眼裡,劉先生學術上過硬,妻子賢惠善良、持家有方。然而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卻危機重重。劉先生當年上大學時和現在的妻子相愛了,後來結婚。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先生越來越感覺和只有初中文化的妻子之間少了許多東西。雖然這麼多年來夫妻二人沒紅過臉、沒吵過嘴,但是兩人很少交談,對同一問題很少達成共識。兒子長大後,兩人之間的話更少了,在家時,除吃飯在一起外,夫妻倆一人一個房間,互不乾涉。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來沒想過離婚,這麼多年都過來了。妻子為這個家付出了許多,為了讓自己安心工作,家中裡裡外外妻子全包了。如果自己在事業有成的時候和妻子離婚,外人會不會以為自己是『陳世美』呢?可是這樣生活又實在痛苦,妻子對於自己來說更像是保姆。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像我這樣生活。』33歲的趙先生開始質疑自己的婚姻生活。趙先生是哈爾濱市的一名普通乾部,他和妻子結婚前曾經戀愛了5年,都認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愛情。但是經歷了6年的婚姻,現在,他們連在一起交談的興趣都沒有了。『婚姻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掏空的。』趙先生說,『我們的婚姻問題,既不是因為婚外情,也不是沒有感情基礎。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可能就是各忙各的。她在醫院當護士,有一半時間上晚班,而我這幾年因工作忙碌,基本上像一個民工一樣在大街小巷忙。』
不止趙先生,在記者采訪或接觸的一些人中,不少人都處在婚姻的尷尬狀態。李女士曾在國外留學多年,回來後一直從事出口貿易。她的先生是一名公務員。她說,家庭對她來說,已經成了一處旅館。多數時候,夫妻間好像成了彼此陌生的房客。她的丈夫從不問她在哪兒,什麼時候回來。有時候,她在另一個城市待上兩三個月,丈夫也不會來一個電話。李女士說,在她的身邊,婚姻出現問題的不在少數。好像有一個規律,奔波在外的女人,婚姻都有問題,有些人的婚姻幾乎成了一個空殼。
其實,『不幸』的家庭有時也是相似的,至少在亞婚姻狀態的家庭裡是一樣的。在這些特定的家庭裡,他們的婚姻關系還沒有到破裂的程度,卻正在缺少熱情。他們有婚姻,卻沒了愛情。他們有過去,卻可能沒有未來。掃描現階段婚姻的表現形式,可以發現,在不少人看上去還完整的婚姻背後,亞婚姻的現象正在社會蔓延。
是什麼讓婚姻受了傷?
婚姻的『不健康』是怎麼形成的?什麼樣的婚姻容易呈現亞婚姻狀態?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心理專家張聰沛告訴記者,亞婚姻狀態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近幾年來,他也一直在接觸生活中有『問題』的婚姻。其中有不少人曾經在他的診室或其他地方,向他傾訴過內心的疑慮和痛苦。張聰沛講,與正常的婚姻相比,所謂亞婚姻的表現形式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回頭看來,卻也發現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他認為以下一些情況容易出現亞婚姻,即:在聚少離多中走向亞婚姻;在移情別戀中出現亞婚姻;在家庭暴力中滑向亞婚姻;在命運沈浮中催生亞婚姻。
據有關專家分析,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文化追求、感情需求、消費品位都比以往高了,周圍人價值觀的變化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到自己,對生活增添出許多新的衡量標准,當這些標准無法達到時就會產生煩惱。同時,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很多夫妻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要忙著充電和交際,這使得夫妻間的溝通時間越來越少。還有一些白領女性,在單位有許多工作要乾,回到家又要扮演妻子、母親的角色,壓力不小,這時,如果自己的價值得不到丈夫的肯定,一定會感到無助,夫妻間的感情就會慢慢疏遠,也為移情別戀留下了隱患。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出現的家庭暴力也是亞婚姻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份來自哈市婦聯的調查表明,遭受家庭暴力的現象近一年來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但是,一種被稱為冷暴力的傾向正在給一些家庭帶來危機。所謂冷暴力,是指夫妻間的冷漠,各自的隔離,這種狀態甚至容易讓曾經溫熱的家庭走向冰點。
『離也不是,不離也不是』的背後
不管婚姻的實質是什麼樣子的,多數人依然選擇了同一個屋檐下的婚姻生活。為什麼婚姻『亞健康』了,卻不去積極『醫治』?『離也不是,不離也不是』的背後是想說而說不出的疼痛。
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婚姻學專家王愛麗針對婚姻中出現的『無話可說』現象指出,任何婚姻都有它自身的低谷期和倦怠期,這對於婚姻來說是正常現象。但要是低谷期、倦怠期時間過長,夫妻二人便容易產生隔閡、感情淡漠。夫妻是一個整體,婚姻對於兩個人來說,是角色轉換的轉折點。任何家庭的幸福,都是要通過夫妻二人的共同創造來實現。習以為常的婚姻生活需要賦予新的生命力。心理專家指出,亞婚姻現象的出現,是當下婚姻關系亮出的黃燈,這是一個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的信號。如果不能及時調整,不僅會使婚姻的質量下降,有可能使婚姻成為一個空殼,最終會因為別無選擇而解體。無論是因為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還是婚姻自身的規律導致的婚姻低谷,亞婚姻的現象都讓圍城中的人們處在了一個十字路口,雖然是艱難的選擇,但多數人還會一起走下去。既然如此,婚姻的雙方就需要為未來去共同努力,因為不管怎樣,他們都至少有很多值得追憶的過去。
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專家董鴻揚說,亞婚姻狀態是一個十字路口,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雙方的感情復合;一是婚姻走向破裂。能夠復合當然更好,如果行不通,雙方也沒有必要苦苦維系。兩個性格、文化、生活環境不同的人結合、生活在一起,必然會產生矛盾,關鍵是怎樣對待矛盾。首先,加強溝通,缺乏溝通的婚姻必然缺少共同語言,應該盡量找尋兩個人的共同點、共同的興趣。第二,心理調適,注重自省。結婚不是人生的終點,更不是感情的終點,應該在婚姻中不斷更新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反省自己,增加自己對對方的吸引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第三,提高警惕,如果發現婚姻出現了問題,要及時溝通,及時解決。也就是說,無論是身體還是婚姻,出了問題還是要『治』好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