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6日電 農村『貓冬』時節,記者來到雙城市新興滿族鄉新興村。村支書劉家凡說,一入冬,村裡就『兩頭』(老人小孩)在家休閑,『中間』(青壯年)外出掙錢。
新興村農民是『香餑餑』,村委會的牆上總貼著一些企業招工的廣告。來招工的企業大多數是雙城市省級新興工業園區的,新興村附近就有50多家雙城招商引資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用工量,整個新興滿族鄉的剩餘勞動力都滿足不了。
劉家凡說,新興村有四條來錢道:畜牧業、運輸業、『兩瓜』等經濟作物和外出打工。新興村常年和季節性外出打工的有1100人,佔全村勞動力總數的62.5%,年創收1900萬元,佔全村總收入的38%。
畜牧業是新興村的立村產業,尤其是近幾年,在雙城雀巢公司、新勝蛋禽批發市場和哈爾濱大眾肉聯三大龍頭企業的強力拉動下,新興村的奶牛、蛋雞和生豬三大產業迅速發展。今年,新興村畜牧業產值預計可實現4677萬元,佔社會總產值的82.7%。
新興村現已建設牧業小區4個,其中生豬養殖小區2個,奶牛養殖小區1個,綠色蛋雞養殖小區1個。在牧業小區的牽動下,全村現有養殖專業戶480多戶,規模經營比重達到50%。
隨著新興工業園區的建成和新勝蛋禽批發市場的發展,新興村運輸業飛速發展。目前,全村各類運輸車輛有200多臺,其中有30多臺『前四後八』大型長途運輸車,這些車往返於雙城和山東壽光之間,去時拉雙城的白酒,回來往哈爾濱拉壽光的蔬菜,僅長途運輸一項年收入就可達到500多萬元。
新興村的高效經濟作物以西瓜、香瓜、露地菜為主,去年,在省農業開發辦的資助下,新興村投資50萬元,規劃建設了千畝農業示范園區,平均畝效益達到8000元以上。今年,新興村的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1500畝。
去年,新興村被確定為省部(農業部)共建示范村。兩年來,累計投入資金1850萬元,進行以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也得到全面發展,村集體出資近3萬元,為全村農戶繳納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村裡今年建成一幢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住宅樓,居民已經入住,明年將再建兩幢總面積10000平方米的住宅樓,可供150戶居民居住。
新興村四大主導產業快速發展,使村級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今年,全村總產值預計可實現6362萬元,人均收入6316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2.5%和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