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電 最近,嫩江縣長福鎮和嫩江農場這對『老朋友』,又將『場縣共建、跨區作業』向前推進了一步,兩家在長福鎮新發村共建了一個農機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正在購置農機設備。明年春天合作社將投入使用。
是今年突飛猛進的深松整地,讓兩家看到了『場縣共建、跨區作業』的美好前景和巨大潛力。
長福鎮黨委書記顧孝春介紹說,早在2004年,嫩江縣長福鎮和嫩江農場就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場縣共建』。隨著共建領域的擴大,農場到地方進行深松整地的面積也不斷增加。今年雖然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旱災,但去年秋天經過農場『跨區作業』的8萬畝地仍增產12%,農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因此,今年農民用農場先進大農機深松整地的熱情特別高,整地面積比去年翻了一番,達到16萬畝,佔全鎮土地總面積的80%。
如今,嫩江農場副場長賈國勝,再也不為派機車到農村作業而發愁了。他告訴記者,最初與農村合作時,因為農村的耕地多年未深松,特別硬,加上深松的面積小,農場的機車作業吃力,耗油量大,所以經常是派誰到農村『跨區作業』都不願去,甚至有3名農機手半路跑回農場的情況。近兩年,由於農村深松整地的面積不斷擴大,尤其是今年農場機車在農村的作業量比去年猛增了50%。像以前從未進行深松整地的長福鎮愛國村,今年用農場375馬力的聯合整地機將全村16000畝地全部進行了深松。因此,今年農場平均一臺農機的收入就增加了3萬元。
在今年深松整地的過程中,『場縣共建、跨區作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嫩江縣農機局局長姚俊海說,今年嫩江縣超額完成了深松整地任務,整地面積為205萬畝,其中84萬畝是由農場70多臺(套)大馬力農機完成的,其作業面積比例超過了總數的1/3。這使得場縣之間的友誼更牢固、合作更深入。今年,嫩江在農村建立了15個『跨區作業』服務站,為農場的農機手提供食宿、加油、存車等方便條件。又在省裡投資的基礎上,與農場共同投資組建了3個股份制農機合作社。這將使『跨區作業』由流動作業向固定為地方服務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