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圖為央視主持人常笑(左)與五常市委書記裴君在錄制現場。
東北網1月2日電 『五常大米為什麼好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怎麼回事兒?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常笑,端著一碗熱騰騰的大米飯,向五常市委書記裴君等4位嘉賓連連發問。
『五常大米好吃,關鍵在於五常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五常地處松嫩平原與張廣纔嶺的交界地帶,好山、好水、好土、好氣候、好品種和好技術,生產出五常好大米。』裴君等人一一回答了主持人的提問。
2007年11月2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演播廳裡,以五常龍鳳山灌區秋色為背景的巨幅畫面格外醒目。經濟頻道在2008年首期推出的涉農類專題節目將以『冰天雪地稻谷香』為題,報道『五常大米』,五常市委書記裴君、國家工商總局何京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相坤和五常葵花陽光米業有限公司經理孟憲成等,被請到央視錄制節目。
據央視一位編導介紹,不斷創新的經濟頻道,為適應新形勢、服務『三農』,將設置『地理財富』專欄,目的就是把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優質農產品,推薦給城市的中高檔消費群體,通過擴大『地理標志』農產品知名度,為農民增收提供更加有力且是無償的信息服務。
五常市委書記裴君說,全國消費者公認『五常大米』好吃,但卻很少有人能清晰地了解『五常大米』為什麼好吃?『五常大米』為什麼能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央電視臺用50分鍾報道『五常大米』,等於為『五常大米』做了最令人信服的『廣告宣傳』。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相坤從專家的角度,將『五常大米』的特點通俗地概括為『好看、好吃』。好看是指其米粒呈『長粒』形,這在北方粳米品種中十分罕見。好吃是指其生產的自然環境優越,乾物質積累充分,入口香甜且不回生。
據了解,五常水稻播種面積近170萬畝,年產優質大米7.5億公斤。近年來,五常大米每公斤平均售價比周邊地區高出0.2元,全市農民年均增收1.5億元。2002年,『五常大米』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4年,『五常大米』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域』保護標志。2006年,『五常大米』又獲得『中國名牌』榮譽稱號。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何京萍介紹說,地理標志是標示某商品的特定質量和信譽由某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目前,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已核准注冊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00多件。通過注冊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實施品牌化管理戰略,有利於培育地方主導產業,形成地域品牌,不僅可以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而且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常葵花陽光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憲成說,『葵花陽光米業』是『五常大米』產業化生產的龍頭企業,將通過市場化、名牌化運作,把『五常大米』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名牌產品。
據介紹,今年10月,中央電視臺節目制作人員就深入五常水稻產區,完成了大量前期拍攝采訪工作。節目編導以『五常大米』為主線,以鳳凰山『外星人』傳說和『京旗文化』歷史等為輔助,使五常經濟地理與人文地理相映成趣,體現了『地理財富』的鮮明特征。目前,節目已制作完成,將於近期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