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委員熱議改善就醫環境之三: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2008-01-25 16:57:3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筱 李旭 孫曉銳 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5日電(記者 杜筱 李旭 孫曉銳 顧碩)   和諧的醫患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諸多關系中較為重要和基礎的關系之一,寬松的臨床醫療執業環境是醫學能夠不斷發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的醫患關系卻日趨緊張,醫患矛盾有不斷激化的趨勢,損害了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這一問題引起了農工黨黑龍江省委醫藥專業委員會的高度重視,也成為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參會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醫患關系失衡成為社會焦點問題

  據農工黨黑龍江省委醫藥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在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進行的一項有關『和諧的醫患關系』課題的專項調研顯示,醫患關系失衡成為社會焦點問題。醫患關系的惡化甚至對立意味著信任度的降低,而醫務人員普遍感到執業環境惡化,職業風險和壓力過大,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護,對從事醫生這一職業自豪感降低,職業安全感也普遍下降,工作積極性受到損害。

  據調查,近幾年,全國發生嚴重擾亂醫療秩序事件逐年上昇,愈演愈烈的醫療糾紛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個焦點問題。62.8%的醫生表示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舉證倒置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從事醫學的信心發生了動搖;10.7%的醫生感到受到不公正對待,內心委屈而難以接受;另有19%的醫生表示既然國家制度都不管他們,那今後從醫時首先要學會自我保護,各項檢查都要做全;7.4%的醫生認為對待急危病例『冒99%的風險去爭取1%的希望』不再適用於自己。

    醫患少溝通、制度不健全等造成醫患關系失

  參與此項調研的省政協委員林志國認為,造成醫患關系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國家投入過低,使醫療機構不得不依賴市場競爭和服務收費來維持運行,使其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不得不關注其服務所消費的成本的及時回收,競爭的壓力使得經濟收入成為帶頭醫院自下而上的重前提;二是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多數患者需自付較多的醫療費用,從而使醫患關系在形成服務提供和消費關系的同時構成了直接的經濟利益關系,這為醫患衝突的發生提供了可能性;三是醫患雙方缺乏溝通。據200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非醫療過失造成的醫患糾紛佔糾紛總數的83.2%,而患者對醫療過程中存在的高風險性認識不足,醫生提供的以軀體治療為主的服務不能很好地滿足患者的多種服務需要也是醫患糾紛的重要原因。

  另外,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能夠有效處理醫患糾紛的法律制度安排,導致醫患雙方權利義務無法從法律上體現,也造成了醫患對立,矛盾激化。

    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健全法律法規

  針對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患矛盾不斷激化的趨勢,吳群紅委員建議,除要強化政府責任、發揮新聞媒體的正面效應外,還要盡早建立醫療責任保險險種,以分散醫療風險,為臨床醫療創造寬松的執業環境,解除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懮;醫患之間醫療知識差別較大,應建立嚴格的醫患溝通制度,使醫患之間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應著手建立和健全醫患糾紛處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醫患雙方的權利、義務,醫療過失、醫療人身損害賠償的因果關系、舉證責任、賠償標准以及訴訟時效等內容,以擺脫目前法律適用上的混亂,合理保護醫患雙方而不是一方的權利。當患者在受到醫療損害時,可以依法要求賠償;同時,醫院和醫生的權利也應受法律保護。

  醫患關系是一種托付健康和生命的生命攸關的重要關系,是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社會關系的縮影。因此,還要提昇整個社會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和為醫務創造寬松執業環境重要性的重視,大力營造有利的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