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1日電 售房人提供的產權證是真是假?房屋的真正產權人究竟是誰?房產實際面積與售房人提供的數字是否相符?欲購房產是否已被抵押甚至查封?這些與二手房產交易安全密切相關的信息,在市房產住宅局檔案信息中心均有據可查。記者從過去一年該檔案中心受理的4萬餘起查詢中,遴選出數件具代表性的案例,並請專家對其逐一剖析。
查底案,甄別『克隆房』
案件點擊市民牟先生看中道外某棚戶區的一處房產,房主說,不久這裡要動遷,兩處平房都有產權,可獲不少補償款,並出示了兩本正規產權證。牟先生當即決定買下房產,不過,為確保萬無一失,交款前他悄悄來到市房產住宅局檔案信息中心窗口查詢,結果令人吃驚——原來,牟先生欲購的兩處平房中,只有一處是有產權證的真房產,另一處則是與真房產完全相同的『克隆房』,是房主自行擴建的。所謂『產權證』是已於多年前『掛失補辦』的老房證,根據動遷補償相關辦法,這處『克隆房』拿不到一分錢。
權威點評『克隆房』現象在城鄉接合部或棚戶區內並不罕見。一些人為了騙補償,謊稱房產證遺失,申請補辦。然後,在同一地址附近再建一座與原房產一模一樣的房子,這樣擁有了兩處甚至更多處『有證房產』;還有些人在原房產的基礎上擴建、改建,再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假產權證後惡意出售,欺騙性很強,上當者不少。
查產權,避免買回『半拉房』
案件點擊劉先生貼了求購南崗區房子的廣告,沒幾天就有人找上門來,幾經討價還價,劉先生最終付60萬元買下房產。交款後他纔發現,他買的房子是房主從已再婚的前夫手裡購買的。前夫的現任妻子也擁有該套房產的部分產權,並堅決不同意出賣自己的一半產權。交了全款的劉先生等於只買到一個『半拉房』。
權威點評產權爭議是房產糾紛中最常見的類型。有些房產屬夫妻共有,有些房產有多人擁有繼承權,有些房產房屋所有人暫時只取得了部分產權,有些房產坐落的土地要辦產權需補齊土地出讓金……凡對該房產權有異議的個人都可申請在檔案中加入『異議登記』,先查檔可有效避免購入不完全產權或產權有爭議的房產。
查限制,小心購進『抵押房』
案件點擊趙女士從朋友手中購買了一處房產,由於是熟人交易,趙女士未辦更名就付了全部房款。結果辦理過戶手續時,趙女士被告知,這處房產已在銀行辦理了『抵押貸款』,原房主已連續兩個月未按約定償還貸款,如果到規定期限不予還款,銀行將把房產收回拍賣。氣憤的趙女士再去找她的朋友,不料此人剛在股市上賠了一筆,早不知去向。
權威點評隨著經濟發展和房產私有化率的提昇,越來越多的單位和普通市民開始用房產抵押貸款。僅過去一年,市房產住宅局檔案信息中心就收到房產抵押單、查封單3萬餘件。很多人將房產反復抵押,貸款炒股或投資其他高風險的行業。不排除一些人利用手中尚未收回的產權證惡意出售被抵押甚至被查封的房產。根據有關規定,被抵押和查封的房產是無法正常交易並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買房前應先查檔。
查傳承,房產維權有據可查
案件點擊林先生多年前入獄服刑。出獄後,父母已去世,遺留的房產也早已住進陌生人。在無法確知究竟什麼人繼承了父母遺產的情況下,林先生通過對外公開的『記載信息查詢』推斷出姐姐繼承並出售了房產。林先生的姐姐對此承認,但拒還林先生應得財產。林先生帶著檔案中心出具的證明將姐姐告上法庭,要求重新分配父母留下的財產,最終勝訴。
權威點評除遺產糾紛外,還有些老人喪失自主意識或突然去世,留下的房產又找不到產權證,就需通過查檔確定房屋產權人並辦理房產繼承。雖然很多房產已年代久遠,但房產檔案中,有關該房產的任何信息都有記載。窗口工作人員並不會告知非房屋產權人或委托人該處房屋的產權人姓名,但會以『是』或『否』來幫助查詢人判斷。
查根源,產權檔案會說話
據市房產住宅局檔案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查詢房產檔案不僅能幫助市民規避交易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還有很多服務性的實際用途。
比如,一套二手房已交易了好幾手,最後的產權人辦理『土地證』需提供的歷次房產交易過程的相關證明和佐證材料;單位貨幣化分房要求證明此前是否享受過房改優惠政策的證明材料;用於證明歷年包燒費繳納憑證的存檔證明;產權證遺失補辦需出具的房產證明;動遷戶回遷辦理產權調換;證明被拆遷房屋的面積、結構等以獲取合理補償等信息,都可申請查詢。房產檔案全面數字化以後,可開發利用的空間還在不斷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