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棚戶區生活記憶:一旦有火險 趕緊敲臉盆
2008-02-22 15:01:5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夏 紅 高 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2日電 道外區是哈爾濱的發祥地、老城區,棚戶區較其他城區集中。19日,記者走進濱江棚戶區,這是主城區內殘存棚戶區中面積較大的一片,它位於道外區南十五道街與太平橋橋頭之間,橫跨太古、崇儉兩個街道辦事處轄區,佔地面積22萬多平方米。棚戶區內有居民3100多戶,其中有不少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遷來此地的老戶。近年來已經有六七百戶經濟條件較好的居民陸續搬離了棚戶區,剩下的都是生活困難的低收入家庭和外來戶。他們都在遍地髒水、隱患重重的低矮板棚中企盼著早日遷入新居。

  一旦有火險 趕緊敲臉盆

  『每天燒煤劈柈子,即不方便又不安全,住在這裡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哪家著火引發火燒連營。如今要動遷了,終於熬出頭了』。65歲的李桂蘭感慨地說。

  在道外區太古街104號大院裡,住著120餘戶居民。在一間低矮的板加泥結構的房子裡,李桂蘭一住就是46年,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20多平方米的老屋裡。由於家家戶戶只隔著一堵薄牆,這屋說話聲稍大點那屋就能聽到。隨著時代的變遷,大院人口不斷增加,每家都接出了棚廈子,原本寬敞的大院如今只留下1米多寬的過道。如果發生火災消防車根本開不進來,防火成了居民們的頭等大事。

  在李桂蘭的記憶裡,這個大院40多年間發生了五六起火災,所幸發現及時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20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李桂蘭的兒子和媳婦看電影回來時發現,院內一間草房正躥著火苗和濃煙,嚇得他倆趕緊將全家叫醒。李桂蘭立即穿上衣服端起臉盆跑出家門,邊敲臉盆邊大聲呼喊,並跑到起火的鄰居家砸門,把仍在熟睡的這家人叫醒。聽到刺耳的敲盆聲,鄰居們紛紛從家裡跑出來,無論大人和孩子都爭先恐後地端著水盆、水桶等各種能盛水的家伙什前來滅火。在大家奮力撲救下,大火很快被撲滅了。

  10多年前,一戶居民在家中做飯時發現液化氣罐沒氣了,就將氣罐抬到廚房門前,擰開閥門准備將裡面的殘液倒出來。在傾倒的瞬間,液化氣遇到明火發生爆燃,這名居民的衣服也被引著。最先發現火情的居民立即敲盆,鄰居們就像聽到了號角的戰士一樣,立即從家中衝出來端水滅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條件好的老戶紛紛買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裡。現在大院裡三分之二的居民都是外來租房戶。為了加強防火意識,熱心的李桂蘭總要提醒這些新搬來的鄰居們,讓他們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特別是在春季,遇到刮風天千萬不能生火做飯。在這些外來的居民中,有10多戶是收廢品人員。他們白天推著車出去收廢品,晚上將收回來的廢品堆放在室內進行分類,有時就躺在廢品堆裡睡覺。李桂蘭不止一次走進這些人家,耐心勸說他們將易燃的廢品盡快處理掉。

  李桂蘭動情地說,如今這裡要拆遷了,以後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大家都盼望著早日住上樓房的那一天!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