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8日訊 開學在即,孩子開學後到底都要交啥錢?記者27日從市教育局獲悉,今年春季哈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按照『一費制』收費辦法收費。任何部門、學校不得擅自立項提高標准收費,不得搭車收費,不得強制向學生推銷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和資料。收費明細學校要采用公示板、公示欄等方式在校園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開學後只交一次錢
『一費制』是指在嚴格核定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標准的基礎上,每學期開學後,學校只向學生收取一次費用。『一費制』的內容為:雜費、課本費(學生用教科書費與作業本費)。『一費制』實施的范圍為各級政府舉辦的普通中小學(含初等職業學校)和義務教育階段的特殊教育學校及特教班。
沒有按教學大綱要求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的學校和年級,市區學校應在每生每學期雜費中扣除50元。學生用教科書由教育行政部門在省教育廳與省新聞出版局向社會公布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選定,每門課程只能選定一種(不包括教輔材料和課外讀物)。
『一費制』收費按學期收取。學生用教科書費實行按學年一次性收取,多退少補。
農村中小學取消服務代收項目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可以向自願在學校就餐的學生收取伙食費,不准強迫。學校應拒絕任何單位和個人向學校攤派集中就餐。取消包括作業本費、教輔材料費、學具費、校服費、保險費、借讀費等費用。
農村中小學取消各種服務性收費項目,如班費、文體活動費、體檢防疫費、存車費、熱飯費、飲水費、單元練習冊費、課後看護費、畢業年級補課費、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康復訓練費等,相應的合理支出應納入公用經費支出范圍,不得向學生收取。
進城務工農民子女
免收借讀費
借讀費是指外省、市、縣的城鎮戶籍學生到本地學校借讀時收取的費用。初中每生每學期300元;小學每生每學期230元。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當地接受義務教育的,家長可持暫住證、進城務工證、原就學學校所在地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借讀證明,向就近學校提出申請,經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安排學校就讀,免收借讀費。住宿學生每生每學期最高125元。
城鎮校服務性代收費
有明確標准
班費。每生每學期3元。
體檢費。城市和縣(市)政府所在鎮中小學普通體檢每生每學年4元,其他鄉(鎮)、城市郊區學校每生每學年2元。進行胸透、便檢或血紅蛋白測定檢查的,按有關規定另行收費,原則上低於市場價格。
文化體育活動費。按成本收費,不得盈利,收支公開。
熱飯費。具備熱飯設施,提供熱飯服務的學校,熱飯的學生每生每月6元(每月一收)。
自行車看管費。具備存車設施並提供看車服務的城市和縣(市)政府所在鎮學校,存車的學生每生每月3元(每月一收)。
課後看護費。城市和縣(市)鎮的小學校,提供課後看護服務的,接受看護的學生每生每月8元(每月一收)。看護時間16時30分結束。
初中畢業年級補課費。市區初中畢業年級每生每課時最高0.50元;縣鎮初中畢業年級每生每課時最高0.40元;農村初中畢業年級每生每課時最高0.30元。每月補課不得超過100課時,假期補課不得超過150課時。
單元練習測試卷費。學校按實際發生收取,小學每生每學期最高12元;初中非畢業學年每生每學期最高30元;初中畢業學年每生每學期最高50元。
飲用純淨水費。學生自願飲用純淨水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按實際發生收費,不得盈利(每月一收)。不得強制學生飲用純淨水,學校應向學生免費提供其他飲用水。
特殊教育康復訓練費。特殊教育學校能為學生提供康復訓練場地、器材,並能給予輔導訓練的,可向學生收取康復訓練費。由學校測算成本,提出收費標准,報市、區、縣(市)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市物價局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