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3月6日訊 由於大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高,現在病人往往會集中到大醫院、名醫院去就醫,這就使得大醫院裡人滿為患,基層醫院卻無人問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如何讓醫療資源分布得更加合理,成為黑龍江省的全國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
在委員駐地,雖然會議中間休息的時間只有十幾分鍾,可是來自醫療界的姜洪池委員還在和其他委員討論加強基層醫療衛生網建設的問題。
姜洪池說,目前全國有600多萬醫療工作人員,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工作的僅有190多萬,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醫療衛生工作人員要負責約三分之二的9億基層百姓的醫療工作。與此同時,調查顯示,大醫院裡的患者每年在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由於前來就診的病人不斷增多,大醫院就要不停地擴建,使醫療資源分布的不合理性及不公平性進一步加劇,治療成本也隨之上昇,百姓看病的費用也在增加。而另一個方面,這種分布的不合理性又進一步使到基層就醫的病人越來越少,基層衛生網正在不斷的萎縮,惡性循環也隨之延續及加劇。
姜洪池建議,國家各部委和相關部門應聯合起來,向基層醫療衛生網投入更多的人纔和醫療設備資源,提高基層醫院的治療水平,吸引百姓前來就醫,讓基層醫院看病成本低的優勢真正地發揮出來。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制定適宜的政策吸引醫科畢業生到基層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醫學教育的著眼點和注意力要放在為基層大多數人考慮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基層醫療技術水平與條件設備,使基層百姓在基層就能享受良好的醫療救治效果;設定專門人員負責把新問世的適宜農村醫療衛生的先進技術推廣下去等。
姜洪池還建議,國家衛生部門應借鑒國外的轉診制度。他說:『在國外,得病之後首先要到基層醫院就診,由基層的醫生來分析患者適合到哪個醫院繼續救治,然後患者再帶著轉診單到上一級醫院就診,上一級醫院憑借轉診單纔能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