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依賴開發商進行城市改造,另一方面政府組織建設面向『雙困』家庭的安居住宅,從而實現了城市改造與發展的良性互動,更使不同的購房群體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房子,達到安居樂業的目的。
雖然齊市房地產市場一直保持健康發展且小步攀昇的勢頭,全市整體房價並不高,但面對低收入和住房困難家庭的實際需求,政府將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列為重中之重。今年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齊市投入更多的資金向困難群體傾斜,以滿足他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
首次建設廉租房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
齊市從2002年開始實施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對連續享受6個月低保和人均住房使用面積6平方米的家庭每年發放房租,已經累計發放370萬元。
今年政府將少量嘗試建設廉租房10000平方米,定名為溪水田園小區。這是齊市首次進行廉租住房建設。建成的廉租房對『雙困』家庭進行實物配租,全部是小戶型,但要滿足基本的生活功能。
齊市中心城區現有集中連片、建築久遠的棚戶區31個,建築面積為505萬平方米,居民有7.5萬戶、人口22.5萬人。
25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剛率領市建設、規劃、國土、財政等有關單位和部門的人員,先後實地踏查了安順南北地段、農機廠地段、造紙廠地段、曙光大街東地段、燈泡廠地段等棚戶區分布地段。
在軍校街西地段居民朱守琴家,劉剛詢問了她家的住房、生活和取暖情況,劉剛表示,全市正在進行通盤考慮,這裡今後一定會動遷。
隨後,又走進福通四胡同2號居民王秀蘭住的平房,73歲的王大娘說自己已在這裡住了50年。聽說市政府計劃改造棚戶區,先是驚訝後是感動,老人家連說這是為民造福。劉剛拉著她的手說:『今年開始會加大力度進行棚戶區改造,你們住上新樓房的日子將不再遙遠。』
隨後,齊齊哈爾市政府召開辦公會議,聽取了齊市相關部門棚戶區改造初步實施方案,並就棚戶區基本現狀、改造目標、改造原則、建設標准、資金籌措、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研討。
會議確定,要通過棚戶區改造,建設一批生態型、節能型住宅小區,開發一批與棚戶區配套的商業區,改擴建一批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逐步實現功能分區,科學合理,有利於市民生活、居住、工作娛樂,便於城市規范和管理。
市長劉剛說,棚戶區改造是事關民生的大事,也事關城市的整體形象。要根據實際情況通盤考慮、長遠打算,高標准做好建設規劃。要迅速成立棚戶區改造領導機構。各部門要分工負責,團結協作,攻克難關。要堅定做好此項工作的信心,立即行動起來,將棚戶區改造前期工作做細做實。要認真面對每一個難點問題,逐一進行攻克,實事求是辦事。要贏得國家開發行的支持,同時爭取國家和省棚戶區改造資金的支持。
廉租住房補貼大幅增加
為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要, 2月底,齊齊哈爾市通過『兩級公示』發放了330萬廉租住房補貼。今年齊市廉租住房補貼范圍進一步擴大,補貼總額是去年的3倍,全市有9243戶『雙困』家庭受益。
齊齊哈爾市從2002年起實施廉租住房補貼制度,發放對象是市區連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個月以上,且住房人均使用面積6平方米以下的『雙困』家庭,至今已累計發放廉租住房補貼370萬元。補貼6113戶次、14985人次,使齊市3.8萬戶應享受廉租住房的4%的家庭領到了補貼。
為完善監督機制,齊市實行『兩級公示』,確保每一個最低收入家庭和住房特困戶享受到廉租住房補貼。一級公示由區廉租辦、街道辦、社區居委會聯合入戶審查申請人資料,現場核准,確認無誤在各個街道公示。二級公示在『雙困』家庭名單上報後,市廉租辦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抽查,沒有異議進行媒體公示。公示內容為新增戶、減免戶、差補戶的姓名、戶口所在地、人口數和補貼金額。
安居小區繼續擴建
為使無房戶、住房擁擠戶、拆遷戶實現『居者有其房』,齊齊哈爾市從2001年起,連續6年在中心城區先後興建了瀏園、合意、西園、新合、民祥5個安居小區,共建安居住房105萬平方米、樓房162棟、戶型從35平方米-70平方米不等的住宅13298套。2007年,齊市又在瀏園、新明、民祥3個小區新建安居住房6.1萬平方米、樓房11棟、住宅960套。安居小區的價格接近成本價,大大低於市場商品房。
2008年,齊齊哈爾市投資1.3億元,安排建設棚戶區回遷房(安居房)19萬多平方米,用於解決附近棚戶區內拆遷戶的回遷與安置問題。目前項目的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基本招標結束,預計4月中旬開工,9月中旬完工。
齊市建設局房改辦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五年,齊市將千方百計地落實國務院及建設部關於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有關政策,使齊市符合廉租條件的家庭通過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實現應保盡保。到『十一五』期末,齊市安居住房將再新增80萬平方米,住宅10000多套,使大部分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