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1 .加強水源管理,科學合理調度現有水資源;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統籌兼顧,確保抗旱需水。
2 .盡可能增加蓄水量,為春播提供充足水源;加快修復因乾旱開裂的水庫以及塘堰大壩。加強現有水利工程管理,搶蓄地表水,全力做好攔蓄桃花水准備,提高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3 .進行河道渠道的防滲、清淤、疏浚整治,修復病井、啟用老井、增打新井以增加抗旱井。購置和檢修各類抽水、灌水機具和設備,作好抽水抗旱各項准備;
4 .調整種植結構保春種。在乾旱區推廣耐旱作物,擴大抗旱作物播種面積,擴大旱田灌溉面積和擴大噴灌等節水灌溉面積,擴大保護地栽培作物面積。玉米田可增設節水滴灌設施進行節水灌溉。
5 .積極推廣各項抗旱保?技術措施,大力推廣 節水 灌溉 技術 ,提高科學抗旱能力。鼓勵、引導群眾種植耐旱能力強的農作物,選用耐旱和對高溫乾旱不敏感的作物品中。
6 .大力發揮農機具作用,提前頂凌?耙、保?起壟鎮壓,春整地少動土、多保?,積極擴大機械封閉播種面積,使田間作業質量達到規定的技術標准。
7 .要搶?提早整地、提前播種,如提早耙地?地,提早播種。采用坐水種、濾水種或播後補水種植技術,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苗床條件;
8 .乾旱條件下,作物應采取適當稀播、勻播和稀插技術,培育壯苗和壯秧,促進根系發達,提高幼苗的抗旱能力,特別是密植作物。
9 .在農田內科學設置修建一些小水塘或水池,早春臨時蓄水以備灌溉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