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去年以來哈爾濱消費者質量投訴是價格投訴的10倍
2008-03-13 06:30:0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家鑫 張鳴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訊 從斤斤計較價格高低到對商品質量的『吹毛求疵』,哈爾濱市消費者投訴熱點去年以來發生明顯轉變。記者從市消協昨天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2007年市消協受理的1325件投訴中,產品質量問題達857件,佔總數的64.68%,是價格投訴量的10倍多。農資、家用汽車和新興的網絡、電視購物投訴比重呈上昇趨勢。

  農資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據了解,在市消協受理的投訴熱點中,農資投訴達147件,佔總投訴量的11.09%,問題主要集中在農用車、種子、農藥、化肥質量上。種子發芽率低、與宣傳不符及種苗未經過試驗田階段便出售等,給農民造成很大損失;農藥、化肥未經檢驗合格即在市場銷售,有效物質含量達不到國家標准,產品達不到應有效果。

  家用汽車安全隱患增多

  隨著家用汽車的普及,汽車質量問題成為哈爾濱市消費者投訴新熱點,問題主要集中在安全隱患上。據介紹,有些汽車生產廠商在設計、生產等環節偷工減料,出廠時已存在安全隱患。有的汽車發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等關鍵部位設計上存在缺陷,發現後沒有及時履行『召回』義務,並封閉信息欺騙消費者。此外,誇大宣傳及售後服務不到位、鑒定檢測難等也給消費者帶來不便。

  網絡購物交易糾紛頻出

  隨著網絡、電視購物逐漸興起,這些交易方式引發的消費投訴也大幅上昇。去年市消協共受理這類投訴48件。據了解,由於商務公司網站的設立門檻不高,且我國至今無專門法律法規對這此進行約束,一些不法經營者便采取網上注冊虛假地址、電話、賬號等方式進行虛假交易,致消費者上當。據介紹,因網絡、電視購物的交易方式比較特殊,一般是先付款後付貨,付款後消費者與經營者無法見面,一旦出現消費糾紛,消費者處於被動地位。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