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人大代表談給老工業基地插上自主創新的翅膀
2008-03-14 09:28: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偉 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4日訊 『要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圍繞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等關鍵領域,推進重大裝備、關鍵零部件、元器件自主研發和國產化……』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自主創新的具體部署,在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中引起共鳴。連日來,大家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用科技創新引領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建言獻策。

  把好鋼用到刀刃上構建運行高效的創新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科技支出1134億元,比上年增加134億元,這足以說明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市長劉剛說:『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實現科技效益投入最大化。』

  『國家振興東北戰略的實施使東北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了青春,但從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長遠發展來看,國家還應該圍繞重大戰略目標,組織和集成創新資源,統籌規劃,形成科技資源的高效配置,構建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又符合創新規律的創新體系。尤其是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自主創新步伐,不斷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劉剛代表建議,在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克服條塊分割造成的分散化和內耗,統籌安排,總體設計,使各部門、各行業和各地方協調合作、互動創新,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節約資源。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提出,加快推進黑龍江的科技創新步伐,首要的是堅持政府主導,注重產業關聯性,結合國家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在科學調研、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符合自己特色的科技創新規劃,全力構建產學研體系,在打造自主創新品牌和推動產業發展中,形成活躍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能源流。

  少乾擾,多支持讓創新人纔集中精力搞科研

  自主創新的關鍵在人纔。王樹國代表認為,盡管我國已基本完成了人纔隊伍的代際轉移,湧現出一大批創新型人纔,但就整體而言,科研隊伍在素質、結構和能力上仍然不能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科技人纔管理體制和機制還存在許多弊端,看上去熱熱鬧鬧,實際上無助於人纔想事、乾事、乾成事。

  王樹國代表舉例說,近年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科研經費從幾千萬元上昇到了10多億元,培養引進院士20多位。人纔成長及作用發揮關鍵在於市場氛圍和現實環境,大的氣候改變不了,小氣候卻可以形成。有些部門和地方在科技人纔管理中計劃經濟思維仍佔主導地位,空喊『人纔工程』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助長了科技人纔的浮躁心理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攀比。一些評選和評估活動過多過濫,牽扯了科技人纔的大量精力。(

  而與此同時,在科技人纔的創業環境、子女就學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缺乏實實在在的措施。

  劉剛代表建議,應對各種『人纔計劃』進行清理,堅決制止人纔惡性競爭,減少除國家獎勵之外的各種政府獎勵,鼓勵學會、協會設立社會性的獎項,逐步走向『學術成就由同行認可、應用成果由市場認可』。改革完善技術崗位分級制度,強化崗位的動態、需求屬性等等,讓科技人員集中力量搞科研。

  企業要增強創新意識自覺成為創新主體

  『自主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生命。從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長遠發展來看,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劉剛代表說,『盡管在新一輪競爭中一些企業訂單多了起來,效益好了起來,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改造步伐仍十分緩慢,核心競爭力還不夠突出。被列為全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的齊重數控、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兩家機床企業,目前已經躋身中國機械行業500強,但核心技術還很落後,一些技術只能采用國外的力量來發展,極大制約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只有讓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纔能縮短創新的周期,實現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

  全國人大代表、哈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林奎說,當前,我國醫藥行業科技投入低到僅佔銷售額的1%左右,這與發達國家醫藥企業用於研發的投入佔銷售額的比例15%~18%的反差太大。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很快,政策為他們提供了寬松的發展環境,牢牢佔據了高端產品市場,一旦國際關系出現動蕩,我國民族制藥工業的生產保障和創新能力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和扶持,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急需國家加大醫藥科研開發的投入,設立新藥研發專項基金,加強基礎研究,並制定技術創新的投資、價格,保護、審批和創新藥自然進入基本醫保目錄等多項鼓勵政策,建立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