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訊 家住糖廠宿捨63歲的李保友老先生出生在糖廠,在糖廠小學上學,在糖廠工作,在糖廠娶媳婦,在糖廠生孩子。63年的生活中留下了太多糖廠的影子,糖廠早已成為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退休以後,就算糖廠已經變成學校,他每天還是要到校園裡溜達一圈,這個習慣已經成為老人每天的『必修課』。
不久前,老人從報紙上得知自己家已被列入今年的拆遷范圍,一想到即將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土地,老人的心一下子空了。對李保友來說,對糖廠的依戀,其實更多是對相處60多年街坊四鄰的依戀。老人說,他們這裡有1000多戶人家,在這兒生活的每個人他都很熟悉,聽說要拆遷,老人醞釀著要舉行一個告別晚會,互留電話號碼,考慮到以後老鄰居們未必能再聚在一起,大家還有必要在一起合個影。
依依惜別半世紀老宅
家住糖廠宿捨的楊立春大爺告訴記者,糖廠小區隔著松花江對面就是哈爾濱游樂園,他每天都能透過低矮的平房看到游樂園裡的摩天輪旋轉出五彩的光芒。每逢春節,他在棚戶區中間的馬路上就能看見江南燃放的煙花,美麗的夜景讓生活中的煩惱一掃而空。『雖然搬走以後,就不能同時看這麼多的江畔煙花了,可是我還是要捨棄小家,顧全大家,畢竟將要走進新的生活。』
『要是幾年後真能搬進政府安置的新房,讓我們有個居家養老的地方,我的心情肯定特別好,那樣我的心裡也就有盼頭了。』70多歲的楊貴珍大娘開心地說。楊大娘說,其實她不需要多大的房子、更多的補償,多年來住在糖廠家屬區讓她對這塊土地有著親人般的依戀,楊大娘只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溫馨的家。
數著日子盼住新房
30出頭的陳娟是7年前從北邊嫁到糖廠宿捨E196號的。『我娘家的房子很不錯,嫁到這來感覺這的房子確實太破了,下雨經常漏水,只好打雨傘或用臉盆接。一年發生幾次火災更是平常的事,聽說要拆遷了,我恨不得馬上就搬走。』陳娟告訴記者,他們這多數的年輕人都和她有一樣的想法,那就是早日拆遷,離開這個冬天透風、夏天漏雨的破房子,住上陽光充足的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