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5日訊 如今五花八門的保健品不斷推陳出新,一些經銷保健品的商家更是盯上了中老年人,他們通過舉辦大型聯誼會、茶話會、野外郊游、義診普查等活動向老年人大肆宣傳保健品功效。也有一些假借醫藥企業舉辦『送藥下鄉』活動之名,到農村鄉鎮,先是以向消費者免費贈藥為誘餌,再以優惠農民消費者為圈套,騙取農民消費者的信任,一旦得手,便會溜之大吉。
據介紹,這些人的主要特點為:一是打著與本地醫藥企業聯合推廣新優藥品為名,大做文章;二是以食品、保健食品或假冒偽劣藥品冒充高價藥品,高價出售;三是免費贈送與高價售出的藥品,在有效成份、含量、療效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四是以公司對消費者搞饋贈的形式上門服務和推銷新產品等方式進行誘騙中老年消費者。有些老人誤把保健品當藥品,甚至貽誤病情。
因此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市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
一、保健品不是藥品,對疾病並無治療作用。如果身體不舒服,應及時請教醫生,對癥下藥。
二、在選擇保健品時,應到正規商店購買,根據自身健康狀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並認清包裝盒上的保健食品標志和批准文號,看清標簽上的提示,同時別忘了索要和保存好發票。
三、不要輕信保健用品廣告或銷售者宣傳時所說的治愈疑難雜癥及療效的功能。老年人在接受一些義診或健康講座等免費服務時,一定要認真辨識,以免上當受騙,對上門推銷人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購買上門推銷的產品。
四、參與醫藥企業舉辦的義診、免費贈藥、打折促銷等活動,應首先核實該企業是否具備合法的經營資格,查看有無合法的醫療、藥品經營許可證。如果上述情況無法了解,一般不要輕易接受其饋贈或銷售的藥品,更不能輕易使用或服用。
五、遇有假借推銷新優藥品之名,贈送或推銷假冒偽劣藥品的不法經營者,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舉報,以免更多的消費者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