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訊 『急聘服務員,月薪+提成+獎金,免費提供食宿……』目前,這樣的招聘廣告幾乎成了眾多餐飲店門面上一道『風景』。
什麼原因使餐飲業陷入常年招聘的怪圈?記者了解到,除傳統原因造成人纔流動性大外,隨著農業政策的調整,農村向城市輸出的務工人員相對減少,這也是近年來造成餐飲業服務員難招的一個新因素。
多家餐飲店同招服務員
在道裡一條街上不足100米的一側路段,連著三家飯店都在打著招聘廣告,在開發區贛水路、嵩山路等飯店聚集較密的街區,掛招工廣告的店鋪也不在少數,不少飯店的『急聘』招工廣告逐漸變成了『常年招聘』。在本報『餐飲娛樂招聘周刊』中,一個版刊載的19家餐飲店都在尋求服務員,人數不等,一家酒店光底薪就定到1550元/月。
談起服務員難招,飯店老板各有苦水。玉祥酒店餐飲部劉經理說,最近又有兩個服務員辭職了,雖然一直打廣告,但服務員還是特別難找。鑫鵬酒家經理張東全說,服務員流動性大,有些乾兩三個月就辭職,新員工還要一段適應和培訓期,所以招聘廣告還得常打,遇見合適的留下備用。
留不住人老板也有責任
對此,電臺『生活美食』節目主持人國良認為,不排除有老板把招聘當做一種手段,以尋求更優質的服務員,促進人纔良性循環。但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餐飲業人員更迭頻繁和整體人纔缺口越來越大造成的。
一年半的時間裡換了三四家店的李瑩說,她還算不上跳槽很頻繁,上次辭職是因為想回家過年,店裡忙不給假。采訪中記者發現,像這樣回家過節、結婚生子、轉行等個人原因,都會造成餐飲業服務人員的頻繁流動。
國良認為,由於飯店發展不均衡,哈爾濱市餐飲業服務員的底薪從600元到1500元不等,一些大中型酒店高薪產生的衝擊和吸引,使行業人員更迭頻繁。此外,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缺乏保障,部分餐飲業主克扣、拖欠服務員工資,很少正式簽勞動合同,都導致許多務工者很難安心在一個地方打工。
月薪800不如在家養牛
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市餐飲業從業人員多數為外來務工者,近年來,隨著農業政策的調整,在農村種糧不僅不用繳納農業稅,還會有相應的補貼,有很多人不再願意背井離鄉出來打工了;再加上獨生子女的因素,農村輸出的進城務工人員相對縮小,而與此相反,城裡餐飲業卻蓬勃發展,對服務業勞動力需求擴大,在這種情況下,服務人員緊張的矛盾凸現出來。
據香坊區清濱路上的一家飯店老板講,過去一戶農村家庭可能有五個孩子,而現在,頂多有兩個孩子,能出來的勞動力就少了,去農村招工,面對800元的月薪,一些年輕人還是嫌少,寧願在家繼續養牛。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農村進城的人數在減少,但農村富裕勞動力還是存在的,老板們應該切實保障員工權益,用提高員工待遇等方式增加吸引力,否則會從根本上導致行業缺人,這一點尤其在春節、中秋等節日表現得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