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綻放奇光異彩——看東部煤電化基地的發展潛力
2008-04-09 11:01:5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唐熱電安全生產450天去年發電22萬餘千瓦時。圖為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安全檢查。王雨 攝

  東北網4月9日訊 在黑龍江東部,有一個城市群,正在日益成長為經濟發展的隆起地帶。現在,這個城市群被賦予一個嶄新的名字——東部煤電化基地。

  鶴崗、雙鴨山、七臺河、雞西,四座全國著名的煤炭城市。佳木斯、牡丹江,兩座別有魅力的東部中心城市。六城市在發展進程中積累了雄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奠定了一塊寶貴的基石。

  資源富集佔盡先機

  歷史將豐厚的煤炭寶藏給予了黑龍江東部的父老鄉親。東部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儲量的92%分布在雞西、鶴崗、雙鴨山和七臺河等地,這是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的基礎條件。不僅如此,煤炭品種亦很豐富,品質優良,多屬低硫低磷煤,具有發展電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和生物工程等產業的優勢。在世界能源日益危機的今天,這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令其他地區望塵莫及。

  與地下黑色寶藏遙相呼應的是地上豐富的水資源。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梧桐河等眾多河流在東部地區款款流過,向陽山、龍頭橋、桃山等大型水庫使水資源保障程度得到極大提昇。豐富的水資源是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的『潤滑劑』。其他礦產資源,如石墨、硅線石、石灰石等可達20多種,其中石墨礦儲量和品位均居亞洲首位。東部堪稱一個『聚寶盤』。

  東部,正散發著前所未有的誘人的光輝。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老工業基地直面現實、尋求發展的一種必然選擇。

  內外環境順風順水

  置身於優良的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中,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令人充滿憧憬和期待。

  《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把我省東部地區列為重點支持的能源工業基地、基礎原材料產業基地和優質水稻基地,這從宏觀上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營造了一個優良的發展環境。在我國石油需求缺口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國家積極支持煤炭、電力等能源開發及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這又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受土地、資源、環境等瓶頸制約日益明顯。尤其是發達地區,土地、資源、環境可利用的空間非常有限,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土地、電力等要素緊缺,甚至出現了嚴重的缺水、斷電現象。與此相對照的是,東部煤電化基地意欲在一個產業基礎雄厚、資源富集、能源充足的地區拔地而起,在這種情況下,東部地區吸引外來投資和產業集聚的優勢更加突出。

  國際環境同樣順風順水。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區域一體化和產業轉移速度進一步加快。中國市場具有巨大的誘惑力。振興戰略又使更多的國外客商將發展的眼光瞄向這片黑土地。資源富集的東部地區更加魅力四射。尤其是我省東部地區與俄羅斯毗鄰,隨著俄羅斯經濟走上增長軌道,與我國經貿科技合作力度不斷加大,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正面臨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業基礎堅實有力

  放眼全國,放眼世界,八面來風。東部地區匯聚了經濟界、投資商關注的目光。此前,已有諸多資本垂涎我省東部地區。香港、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商人紛紛踏上這片熱土,『南資北進』『南商北上』,熱鬧非凡。政府互動、民間往來,活躍異常,其動態性增量已經無法用靜止的數字去表述。僅在佳木斯市,2007年,全年在建項目400個,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240個,億元以上45個。新能源開發成為項目建設突出亮點,一批風電項目建成投產,風電總裝機量達26.14萬千瓦,湯原秸稈、益海稻殼節能發電項目投產運行。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3萬噸海綿鈦、東興煤化工等一批招商引資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東部的其他地市也鉚足了勁兒,在煤電化項目上大做文章。

  在東部地區,煤化工產業起步較早,擁有一批骨乾企業和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形成了以甲醇、化肥、焦炭深加工等為主導的產品系列,煤化工產業年銷售收入近百億元。國家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已將我省東部煤化工產業區列為全國七大煤化工產業區之一,以能源、煤化工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不僅為區域內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交通、科技和人纔優勢,煥發區域內各具特色又相互關聯的產業群活力,創造了難得的機遇,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還為我省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實現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安裝了一個強大的引擎。在它的拉動下,老工業基地即將迎來快速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