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走進七臺河市欣源小區9號樓一單元毛志寶家中,居室內的塑鋼窗,嶄新的衛生潔具、鋁合金隔斷、大理石灶臺板、防盜門、電子樓宇門及聲控樓梯間照明燈、地熱、煤氣、固定電話、有線電視和寬帶網等設施一應俱全。用76歲毛大媽的話說:『感覺就是住進了天堂,太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了!』
像毛志寶家一樣,2006年以來,已有10000餘戶居民走出采煤沈陷區內的破舊房屋,搬進了現代化的居民小區,享受著現代幸福生活。
近幾年,七臺河市在打造煤電化基地的同時,著力改善民生,改善百姓居住條件,進行沈陷區治理。欣源小區是七臺河市實施采煤沈陷區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用於安置國有統配煤礦采煤沈陷區受損災民。
2004年6月開工建設以來,經過二年零四個月的艱苦奮戰,投資8.8億元,一個佔地70公頃,建設住宅樓168棟,建築面積達8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居民住宅小區在七臺河市倭肯河畔五臺山腳下拔地而起,是目前我省同類工程最大的小區。
按照省委領導視察欣源小區時提出的『要把欣源小區建成全省最大的、為百姓服務最好的小區』的重要指示,小區規劃設計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立足配套設施齊全。
除高標准建設欣源小區外,七臺河市還擇址新建4所學校、醫院2所、公共廁所55座,總投資1152萬元;完成城市主乾道改造6條21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209萬元;維修加固學校7所,行政用房1所,完成投資152.5萬元;對沈陷區農村受損房屋實行貨幣補償,補償總額達960.4萬元,使1000餘戶農民受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