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四年來國家出臺十餘項政策促我省振興
2008-04-14 16:18:2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朱丹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訊(記者 朱丹鈺) 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做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重大戰略決策,四年來,國家先後出臺了10餘項政策,為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減免農業稅

  2004年,國家率先在黑龍江省先行免征農業稅改革試點,免征農(牧)業稅減少的地方財政收入,由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1號文件明確,對農民個人、農場職工、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一定補貼。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國家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用於主產區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建立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制度。

  國企改革

  國務院國資委下發的國資發規劃[2004]172文件,提出中央企業改革的任務,並明確對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費用由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對符合破產條件的企業優先列入全國企業兼並破產工作計劃;銀行呆賬核銷額度應適度向東北地區中央企業傾斜等支持政策。

  八大行業增值稅抵扣

  對裝備制造業、石油化工業、冶金工業、船舶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高技術產業、軍品工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行業,允許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稅金予以抵扣。實施提高固定資產折舊率和縮短無形資產攤銷期限、擴大企業研發經費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適用范圍、提高計稅工資稅前扣除標准等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連續下發文件,明確落實這一政策的具體事項,其中固定資產可在現行規定折舊年限的基礎上,按不高於40%的比例縮短折舊年限,無形資產可在現行規定攤銷年限的基礎上,按不高於40%的比例縮短攤銷年限,計稅工資稅前扣除標准提高到每月人均1200元。

  分離企業辦社會

  對我省老工業基地城市進行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試點,有步驟地剝離重點大企業辦社會職能,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所需費用由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國務院辦公廳分別下發國辦發[2004]22號、國辦發[2005]4號文件,明確第一、二批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試點單位及財政支持政策。

  豁免歷史欠稅

  對部分企業歷史形成、確實難以歸還的歷史欠稅,按照規定條件經國務院批准後給予豁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財稅[2006]167號文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在1997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截至本通知下發之日尚未清繳入庫且符合本通知規定的欠稅予以豁免。

  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乾意見》(簡稱11號文件)要求,妥善解決廠辦『大集體』問題。國務院以國函[2005]88號文件批復國家財政部、國資委和勞動保障部聯合呈報的《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該意見明確了改革試點具體政策,其中,對地方國有企業興辦的廠辦大集體,中央財政補助30%;對中央企業及中央下放地方的煤炭、有色、軍工企業興辦的廠辦大集體,中央財政將根據企業效益等具體情況確定補助比例,原則上不超過50%。

  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

  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函[2004]19號文件,下發《關於在吉林和黑龍江進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的意見》,以國函[2004]36號文件批復我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個人賬戶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按5%起步做實個人賬戶,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補助3.75個百分點,地方財政補助1.25個百分點等政策;對屬於『4050』(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范圍且從事靈活就業的並軌人員給予特殊優惠政策。

  國債資金支持

  11號文件提出,加大國債或專項資金對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支持力度。國家在安排重大產業結構調整、重大裝備本地化、高技術產業化等項目時,應充分利用和發揮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裝備制造業基礎較好的優勢,營造有利於使用國產重大裝備的市場環境,對重大裝備科研、攻關設計要給予必要扶持,鼓勵企業使用先進適用的國產裝備進行技術改造。農業、社會保障、教育、科技、衛生、計劃生育、文化、環保等領域的專項資金安排,要支持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資源型城市轉型。

  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

  國家已將大慶、伊春分別確定為全國石油類和森工類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試點方案已上報國家待批,系統提出需國家支持的各項政策。配合國家做了大量關於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的調研工作,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乾意見已呈報國務院待批,其中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長效機制、支持資源型城市發展接續替代產業、解決就業和貧困、加強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等政策的實施,將不斷增強我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基礎設施建設

  11號文件要求,東北地區要加強與華北地區的交通、電網聯系;規劃建設現代化港口,對現有鐵路進行電氣化提速改造,建設縱貫東北東部地區的鐵路工程,形成東北新的出海通道;改造對俄貿易鐵路通道和邊境口岸設施;建設大型水利樞紐和輸水工程等水利設施,提高水資源供給和合理利用能力。加強老工業基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資源型城市電力、交通、供水等基礎設施。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建設一批重大污染治理、綜合利用和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環保設施項目。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基礎設施建設。

  科技人纔

  11號文件提出,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增強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創造讓優秀人纔脫穎而出的體制和環境。培養和吸引人纔,采取持股、技術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靈活的政策吸引國內外專業人纔和技術,以人興企,以人創業。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進一步加強東北地區人纔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中辦發[2004]22號),科技部和國防科工委分別下發國科發計字[2004]259號和科工計[2004]815號文件,明確有關科技人纔等政策。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