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市民松花江畔『愛江護魚』
市民把撿到的垃圾倒進垃圾箱內
學子:良言勸退垂釣者 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志願者舉著精心制作的展板,向市民宣傳『愛護母親河』、『不捕不賣不吃江魚』的意義,並熱情地邀請市民加入到他們的行動中來。 隨後,學生們又來到江邊,仔細搜索著草地、堤壩上的垃圾。有的同學沒戴手套就直接把淤泥中的垃圾撿起,弄得滿手又髒又臭;有的同學手拉著手,把散落在江中的垃圾用棍子挑起放入垃圾袋中,弄的鞋子上全是泥水,但沒人皺下眉頭。 見到在江邊釣魚的市民,學生們就給他們講解釣江魚的危害,從『讓母親河休養生息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講到『愛護生命就是愛護自己』,說得釣魚者連連點頭。隨隊來的『小記者』們則對著那些不聽勸阻的人不停地拍照,使得他們不得不收起釣具,悻悻地離開。 『的哥』:流動的愛魚隊伍 剛剛發起為松花江募捐投魚苗的出租車司機薛守平來了,一同來到現場的還有愛心車隊的李永娟、孫恩革、孫寶春、陳士學、雷雨、黃庭贊等人。他們將出租車依次列隊排開,用車前風擋玻璃上的雨刷橕起了一條鮮紅的條幅,上面寫著『不捕不賣不吃江魚』。 當天,近50位『的哥』自發在出租車上張貼了『愛護松花江』的字條,並將字條傳遞給更多的出租車駕駛員,他們要在這一天的運營中,將愛護松花江的倡議帶入市民的視線,讓大家都能從自我做起,愛護母親河——松花江。
老人、青年:同行撿垃圾 『夕陽紅』老年服務隊的老人和家樂福、沃爾瑪超市的年輕人從防洪紀念塔沿江逆水而上。在老年服務隊中,最大的已85歲,最年輕的也已60歲。可是在沿江撿垃圾、做宣傳時,老人們一點兒也不落後,他們每人手中都拿著一個從家裡帶來的大塑料袋,不時撿起堤岸邊人們留下的垃圾……蹲蹲起起,累得滿頭大汗。可是,他們一看到有市民過來,仍不忘舉起手中『保護母親河禁止捕魚』的宣傳牌。 老年人如此努力,沃爾瑪、家樂福超市的年輕人盡情釋放他們的無限活力和熱情。看到江堤斜坡上散落了許多的果皮和紙屑,他們便主動上前清理。看到市民坐在長椅上吃東西,垃圾掉了一地,他們便上前向他們宣傳『要愛護松花江』。吃東西的市民十分不好意思地說:『以後一定注意。』 行至顧鄉公園附近時,隊伍越來越長了。沃爾瑪超市的志願者們不斷傳遞著提前准備好的環保袋。當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子接過環保袋時,身旁的家長便教他說『我們要愛護母親河』,見孩子咿呀咿呀地學習著這句話,現場所有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了笑容。
市民:自發到江邊撿垃圾 一路上,『愛江護魚』隊伍很少喊口號,但恰恰就是這樣的切實行動,感染了周圍的市民,許多市民加入到了撿垃圾的隊伍中來。10時許,記者在江邊見到了正在撿垃圾的市民王繼輝。據他介紹,《黑龍江晨報》報道了市民倡議不捕不賣不吃江魚的消息後,他就利用業餘時間來到江邊,看到釣魚的市民就勸其離開,見到垃圾就裝到隨身攜帶的塑料袋中。『雖然我起到的作用有限,但通過我的行動來影響其他市民,然後互相影響,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大家都不捕江魚,自覺地撿垃圾,我們的松花江就能休養生息,我們的子孫後代就能幸福。』王繼輝說。 曾參與在網上發起『愛護母親河』倡議的中國記憶網的發起者之一霍春雷也加入了『愛江護魚』行動。撿垃圾的同時,他還不忘用攝像機記錄著現場最鮮活的畫面。
漁政:銷毀違禁魚具2000米 『愛江護魚』行動並非僅僅局限在社會團體,當天清晨4時起,哈爾濱市農業漁業執法支隊漁政大隊所有執法人員就駕駛快艇,在江面上不斷搜查著仍在肆無忌憚捕撈小魚的絕戶網,查扣違法捕撈魚船及捕撈者。 據不完全統計,在環保志願者和執法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哈爾濱江段共查獲、沒收『絕戶網』2000餘米、魚船2艘,放生江魚2000多條。社會各界在江邊撿拾垃圾近半噸,勸阻江邊捕魚30餘人次。
新聞鏈接 新華社報道我省民眾 自發不捕不吃『開江魚』 新華社哈爾濱4月19日電 按往年慣例,烏蘇裡江的冰層一融化,就到了捕撈『開江魚』的時節。黑龍江省饒河縣赫哲族漁民吳煥君今年卻收起了漁船,松花江畔的哈爾濱市民也准備將傳統美食『開江魚』撤下自家餐桌。 每年4月中下旬,中國東北烏蘇裡江、松花江等江河冰層逐漸融化,俗稱『開江』。此時,魚體內脂肪消失殆盡,廢物也排放乾淨,肉質緊密鮮美,『開江魚』也成為中國著名的『四大鮮』之一。 然而,過去烏蘇裡江中多如粥中米的魚群,卻在一天天減少,松花江同樣如此。全長1900公裡的松花江曾每年供應鯉、鯽、鰉、哲羅魚等達4000萬公斤以上。但由於水資源污染,以及在開江魚類繁殖期的過度捕撈而逐年遠去,掛在『絕戶網』上重量不過幾斤的江鯉竟成為最大的『開江魚』。 『為了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我建議在今後幾年內松花江封江休漁:漁民不捕江魚;市場不賣江魚;市民不吃江魚。』最近,退休環保工程師俞玉明的倡議書引起人們的共鳴。哈爾濱市出租車司機薛守平與身邊朋友一同發起了為松花江投放魚苗的募捐活動,薛守平說:『用身體力行去感召更多市民加入保護江水生態,「開江魚」下餐桌只是第一步。』 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邊防派出所所長張海波見證著沿岸漁民的自發轉變:『雖然有個別人為「開江魚」開出了每公斤200元的歷年最高價收購,但大家不為所動。』 『只有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母親河纔能休養生息,纔能讓「瓢舀魚」的盛景早日再現。』俞玉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