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目標從心中昇起——記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
2008-04-22 06:16:5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2日訊 題:目標從心中昇起——記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

  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在人生的旅途中,常常會有許許多多的絆腳石。有的人因為沒有勇氣,選擇了退縮,於是丟掉了達到勝利巔峰的機會,品嘗不到勝利的喜悅。相反,那些努力去搬開絆腳石的人,都得到了登高凌頂看風景的機會,領略到了收獲的幸福。我們青年士兵人生閱歷少,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更加完美,就必須努力去挑戰一切困難、戰勝一切困難,從中去體會成長的快樂。善戰者,能夠經常收獲勝利的果實,而怯懦者卻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是勝利的滋味,只留下了滿腹的抱怨和不滿。

  ——向南林

  在高炮團打聽向南林,大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他是個一專多能的多面手,什麼雷達、火炮、油機、指揮儀,啥出了問題都難不住『向技師』。

  究竟是什麼使向南林成了全團有名的多面手呢?

  那是2003年的夏天,向南林士官學校畢業剛到部隊就趕上演習,他所在的連隊擔負修理保障任務。一次,二連的火炮和指揮儀聯動不上,大伙兒都以為是指揮儀出了問題。向南林對指揮儀進行全方位檢測,發現指揮儀性能完好,連接中斷的癥結在只是火炮的受信儀出了一點小故障。

  這件事使他強烈地意識到,未來作戰既是戰斗裝備的比拼,也是技術保障的較量。作為一名修理骨乾,僅僅掌握本專業還遠遠不夠,只有成為能夠遂行多種保障任務的多面手,纔能適應現代戰爭需求。從那以後,連隊有什麼維修任務他都積極參與,團隊來了什麼裝備他都要研究一番,把維修領域逐步向外拓展。

  一件『冒險』事

  操作間裡,十幾雙眼睛盯著向南林,個個心裡在打鼓。2006年一天,向南林乾了一件『冒險』事,把火炮的指揮儀給拆了。

  指揮儀的萬向軸齒輪總是卡位,成了困擾訓練的一個『老大難』,全團搞修理的『大拿』們面對小小的齒輪面面相覷。向南林不信這個邪,他要把指揮儀給拆個七零八碎,自己動『手術』。聽到這個消息,政委孫殿文也從辦公室跑到裝備維修操作間。

  操作間的地面上堆著上百個零件,一身油污的向南林蹲在地上正對照說明書一個個檢查。半個小時過去了,故障原因還沒有找出來,向南林的臉上已滲出了汗珠。從來不吸煙的孫政委也跟周圍的乾部要了一支煙點上,雙眉緊鎖。

  當檢查到萬向軸的銷子時,向南林蹭地站了起來,『找到啦!』聽到這個聲音,有些已經走出操作間的技術人員都扭身回來了。『銷子磨損後產生鏽跡所以經常出現卡位,只要經常更換銷子,問題就解決了!』向南林一邊說一邊讓助手從器材庫裡取來一支備用銷子。果真,新的銷子換上後,指揮儀又轉了起來。

  看著轉動的指揮儀,孫政委緊繃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向南林這次冒險,值!』

  老技師破例收徒

  『怎麼又來了,我都說多少遍了,不收徒弟,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在某高炮團駐地的一個汽修廠門口,一位老師傅很不耐煩地對向南林說。

  原來,這個老師傅車工技術非常精湛,每次團裡的指揮儀發生故障,向南林都要去他那裡車一個精度非常高的零件。時間一長,他便萌發了拜老師傅為師,學習車工技術的念頭。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任憑磨破了嘴皮子,老師傅就是不答應收徒弟。向南林並沒有因此氣餒。他感到,只要是部隊建設和自己崗位需要的知識,一定要學到手。

  從那以後,他再去的時候就不再提學藝的事情了,而是主動給老師傅拎包、端茶、倒水,幫助遞工具、搬東西、打掃衛生,就這樣連續過了4個雙休日,老師傅終於被向南林的執著精神感動了,破例收下了這個徒弟,並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就這樣,經過幾年的刻苦鑽研和摸索實踐,向南林先後掌握了高炮、雷達、指揮儀、發電機、汽車等裝備的維修操作和紅纓-5導彈維修檢測等6種專業技能,帶出60餘名專業技術骨乾,先後50餘次參加實彈射擊、大型演習和比武考核保障任務,累計維修火炮、指揮儀、雷達等200餘臺次。成為全師有名的『修理大拿』。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