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訊26日,在哈爾濱市道外區濱江地區棚戶改造中,位於太古南15道街的一處院子內發現一塊埋在地下的石碑,經有關專家查看,確定是當年城隍廟的功德碑。
據房主李同生介紹,他在上世紀70年代將這塊石碑埋藏在這裡。據《道外區志》記載:傅家甸城隍廟建於1918年,廟址在現道外區太古十五道街。現在的『金泉浴池』門臉後就是過去城隍廟的遺址。據李同生介紹,城隍廟開門時,他的伯父李本耀是『城隍廟幫辦』,相當於第二負責人。當年這裡香火極盛,曾有10餘位道士居住。李同生還翻出了珍藏的老照片和李本耀手寫的《自傳》、『城隍廟』出家人名冊等。資料顯示,當年是李本耀和師兄任本榮等募集資金建起了『城隍廟』,任本榮是首任『監院』,1931年,『城隍廟』因不肯加入偽滿道教協會而被迫解散。解放後,新政府將任本榮和李本耀請回城隍廟。任本榮去世後,李本耀由『幫辦』昇任最後一任『監院』。解放後,李本耀曾任第二、三屆省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屆市人大代表。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