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專題、模擬三階段
第一階段:系統復習階段
目標:全面把握考點,消滅知識『盲區』,並且掌握一些基本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技巧。(回憶整理階段)
復習方法和策略:
一、通讀課本,構建知識框架
1.力圖搞清各單元內容涉及了幾個基本概念和幾個基本規律。
2.重視教材中的實例分析(包括各類插圖、生活及有關科技發展的實例等),搞清其立意,特別不要忽視教材中的『家庭實驗室』、『物理在線』等板塊的內容。
3.針對以前做錯的題,找出錯誤所在,進行查漏補缺。
二、關注學習過程,強化動手操作
對每一個實驗特別是重點實驗不僅搞清實驗的原理、實驗方法、基本儀器的使用,還要注意復習實驗操作過程和一些實驗技巧,熟悉實驗表格和應記錄的實驗數據,看看能否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物理規律或找出實驗的不足。
第二階段:強化復習階段——專題訓練
目標:把握整體知識體系,熟練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題技巧.形成良好的、聯系的思維習慣。(知識昇華階段)
復習方法和策略:
抓住重點、難點和熱點進行專題復習,如進行估測、作圖(在練好常規題形的基礎上,要關注一些全新背景下的作圖)、實驗(關注新題型)、圖像與信息、綜合與計算等專題的訓練,抓得分點。專題的多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復習時間長短來安排,第一輪的復習時間一定要充足,復習要紮實有效。
第三階段:模擬訓練階段——真題演練
目標:增加信心,進行臨場訓練,增強臨場應變的能力,切實提高解題的准確性和規范性,提高得分率。(檢驗鞏固階段)
復習方法和策略:
安排好自己的復習時間。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整認真地完成一套模擬題。要有針對性的對以往做題中總丟分的題型給予重點關注。關鍵是強化自己比較薄弱的題型,提高自己應變解題的能力,切勿一味地模仿。
中考物理題型解題技巧
一、物理選擇題的特點是概念性強、針對性強,具有一定的多樣性、迷惑性。選擇題能考查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記憶與理解、判斷與推理、分析與比較、鑒別與評估等多種能力,且能夠最大限度地考查初中階段物理學中所包含的知識點。
二、選擇題的題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
解答這類題主要對物理概念要准確記憶和正確理解,對相關的不同概念的區分及對某些重要概念的內涵要分析到位。
規律理解
解答的關鍵是對題乾中描述的物理過程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分析,然後找准其對應的物理規律,再利用物理規律對選項的內容逐一進行分析,最後做出選擇。
聯系實際
解答的關鍵是對生產、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剖析事例或現象的過程中,找到與物理原理的聯系,進而做出解答。
求比值類(比例法、數據代入法)
1、比例法:利用數學的比中考物理題型解題技巧例式來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稱之為比例法。
運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驟是:
①了解題意,選擇相應的物理公式。②依據題目描述的物理現象找出保持不變或者相等的物理量。③用『不變的(或相等)的量』為紐帶,將公式聯立成比例式。
2、數據代入法:根據題目給定的數據,給未知的某個物理量假定一個恰當的值入題中,然後進行計算。
圖像分析
解答此類題目時應做到:
1、識別或認定圖像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過程及其有關的因素和控制條件;
2、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或規律,弄清圖像所表達的物理意義;
3、根據圖像的變化情況確定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並給以正確描述或做出正確判斷。
電路故障(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根據題中給出的條件,利用有關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單位、各種儀器的作用和用法等,對各備選的答案進行分析,將和題意相違背的,或和已知條件無關的答案逐一排除,縮小選擇范圍.最後選擇正確的答案。
物理方法
主要有控制變量法、建立模型法、轉換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推理法等。
解答的關鍵是要明確各種科學方法的特點,抓住思維實質加以區分,可重點記住幾個典型的實例。
估測類
解答時應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數據和記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填空題
1、填空題不要求書寫思考過程或計算過程,但需要有較高的判斷能力和准確的計算能力。
2、一般有這幾種類型:
直接記憶型填空(概念、規律、常數、單位等)依靠熟練的識記。
分析型填空根據實驗現象、數據的分析,物理規律的分析,物理圖形、函數圖像的分析等。
簡答型填空解釋現象;正誤辨析,闡述原因;敘述工作原理等。
如何做到『簡潔』而『准確』。
(1)要認真讀題。明確題目所涉及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弄清題目中提供的條件和要求得到的結論。
(2)要找准關系。明確題目所提供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物理關系.明確答題的方向,做到問什麼就答什麼。
(3)找准原理與規律。要尋找到題目中的關鍵詞及與之相關的物理原理和規律,然後組識好語言把這些詞鑲嵌到答案中。
(4)找准關鍵詞。語言一定要規范、准確、要盡量用物理的書面語言。必要時可以采用實驗、數學、圖表等方法,把自己的方案講清楚。
計算型填空實際是計算題,需要填的只是計算的答案。注意答案要按題目要求填寫。
3、解答填空題應注意:
(1)對概念性和規律性的問題回答要求用詞簡練、到位.要用科學、規范的物理術語表述。要根據物理知識解答問題.不要憑借『想當然』和應用生活上的語言來代替物理的語言。『關鍵詞』一般是物理術語。
(2)對計算性的問題回答要准確,包括數字的位數、單位、正負號等,對比例性的計算千萬不要前後顛倒。作圖題和應用方法解決伺題的能力。主要考察方面:力學、光學、電與磁的方面等。
作圖時要注意:
l、用鉛筆、直尺作圖,力求做到規范、准確。
2、分清虛線與實線,保留作圖痕跡(輔助線)。
3、根據要求,既不要多畫。更不要少畫。
實驗與探究題
l、教材中的實驗主要有這樣四種:
(1)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的使用;
(2)學生的探究性實驗和測量性實驗;
(3)教師的演示實驗;
(4)根據生活和生產中的要求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
2、對於不同實驗要掌握其不同的要點。
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的使用——
測量工具使用的共同點是:要求正確『調、放、看、讀、記』(測量工具中只有刻度尺的測量中需用估讀)。
演示實驗:弄清實驗的設計、實驗對象、實驗的現象和相應的結論及實驗的注意點。要做到『會看圖說話』。
對學生的探究性分組實驗要求掌握①實驗目的②實驗原理③實驗器材④實驗步驟⑤實驗現象⑥設計實驗表格⑦歸納實驗結論⑧做出必主要考查學生作圖技能要的評估等。
3、自主性實驗設計。建立正確的『等效替代』思想。
實驗設計中要注意:
科學性(設計原理要正確,量與量關系要正確);可行性(設計步驟要具有可操作性);准確性(選取最佳方案,使實驗誤差最小)。
計算題1、從新課程標准的要求看,現在的計算題的計算量和計算難度都要求不高。主要涉及物理學中重要的物理定義式、重要原理的表達式等。但更注重對學生會看、會讀、會算、會說四方面能力的考查。
2、解計算題的一般要求:
(1)要明確已知條件和相對隱含條件,確定主要解題步驟。(2)分析判斷,找到解題的理論依據。(3)分清各個物理過程、狀態及其相互聯系。(4)計算過程應正確、規范。要正確寫出有關的公式,正確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數字和單位。能畫圖的可以作圖輔佐解題。
3、解計算題應注意:
單位的統一性;物理量的同一性、等時性;解題的規范性;最後評價說理時,要注意所計算的結果,往往需要結合計算結果發現問題,進而發表和闡明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切勿一味的照本宣科、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