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4日訊 建設煤電化基地,如何過環境這道關?環保業內人士稱,東部六城市應以實施污染防治工程建設為重點,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據這位業內人士講,雖然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與國家設定的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規定,到2010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比2005年分別減少10%。時間已過去了一半,任務相當繁重。東部建設煤電化基地任務的完成,特別是二氧化硫減排任務的完成增加了更大的壓力。因為煤化工是一個高耗水行業,如每年150萬噸油品的間接液化工廠日需水供應量約為5.5萬立方米。另外,煤化工還是一個高污染的行業,其運行周期長、工藝流程多且復雜,每個環節都會產生各種污染物。
東部六城市應以實施污染防治工程建設為重點,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具體來講,六個城市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和手段減少環境壓力:一是依靠環保治理工程,削減總量。新建電廠和新建煤化工企業,應全部進行煙氣除塵、脫硫。東部六城市應加大環境污染限期治理力度,加強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對污水處理廠、電力、化工等重點排污企業的污染防治設施實施在線監控,以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穩定、正常運行。二是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控制總量。對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無法通過區域平衡等替代措施削減排污總量的新建、擴建項目,要嚴把環境准入關。三是依法淘汰落後生產能力,騰出總量。抓住當前國家淘汰過剩產能的有利時機,重點加強對那些規模小、工藝落後、污染重行業的整治。四是大力推行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消化總量。應充分發揮牡丹江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的示范帶動作用,積極組織雙鴨山(煤化工)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開展行業層面和企業層面的循環經濟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