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記者日前從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一度擱淺的紮龍保護區核心區的生態移民工程被提上日程。目前省發改委正在編制移民實施方案。
紮龍自然保護區位於齊齊哈爾市東南部,保護區包括齊齊哈爾市鐵峰區和昂昂溪區、富裕縣、泰來縣和大慶市的林甸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交界區域,總面積210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00平方公裡。
核心區現有13個自然屯1528戶,共5396人需要移民搬遷。涉及齊市鐵鋒區紮龍鄉塘土崗子屯和趙凱屯共244戶786人;大慶市林甸縣三合鄉林齊島村、育葦場三分場和四分場,共307戶1145人;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煙筒屯鎮田和祥、肯可、大榆樹、老地房子、後地房子、叢家窯、馬地房子和小六隊8個屯,共977戶3465人。
紮龍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長友介紹,紮龍生態移民涉及建設項目主要是民房,民房建設按人均不低於17平方米的標准計算。如是村屯集體搬遷,還需要道路、學校等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測算,紮龍核心區居民移民費用每人約需3萬元,照此計算,5396人約需資金16188萬元。
據了解,紮龍核心區居民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早在建立保護區之前紮龍核心區就有人定居並形成村落。核心區居民的生產生活破壞了丹頂鶴等珍禽的生存環境和食物來源,人鳥爭地、爭食的矛盾日益突出。
2003年10月,國家計委同意紮龍濕地移民計劃,將按西部扶貧開發標准異地安置居民,安置標准為每人5000元。李長友介紹,由於國家給予紮龍的移民搬遷資金與實際需要差距較大,移民工作曾一度擱淺。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