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水利建設西部行:綏化實施節水灌溉工程鼓農民腰包
2008-05-15 00:22: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5日訊 題:『龍江水利建設西部行』系列報道——綏化實施節水灌溉工程鼓農民腰包

  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2002年以來,為解決水資源總量不斷減少,需水量日趨增長的壓力,綏化市北林區、慶安縣等地大力實施水田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工程建設。節水灌溉工程改造到底為農民帶來了哪些實惠,記者日前跟隨『龍江水利建設西部行』報道組一行深入實地探求答案。

北林區高架灌渠承載豐收希望

  綏化市慶安縣種植水稻已有百年歷史,是全省第二水田大縣,擁有水田面積117萬畝。2002年,慶安縣獲悉由南京河海大學研究水稻『控制灌溉』節水高產技術得到國家認證推廣後,針對縣內水田面積大,渴水現象嚴重的特點,引進該項技術,在部分典型農戶中試驗示范,結合本地特點,在河海大學教授的指導下,對技術進行了改進,使其更適合北方特點。

村民郭彥文介紹節水灌溉經驗

  慶安縣平安鎮安平村村民郭彥文掐著指頭為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實行節水灌溉工程之前,一畝水田每年需要灌溉用水1000立方米,現在僅需要350立方米左右。按每立方米4分錢的用水成本計算,一畝水田每年可節省灌溉成本26元,並且節省了人工費用70元。通過實行合理灌溉,改善水土條件,每畝水田的產量也從過去的500公斤左右增加到600公斤。如今,郭彥文承包的200畝水田,經過節水灌溉工程的『洗禮』年增加收入近3萬元。

  2007年全縣水田總產、總產值和人均收入分別達到3.2億公斤、3.5億元和1248元,比2005年分別提高10%、21%和33%。水稻產業實現了佔二分之一面積,創三分之二產量,超四分之三農業收入的目標。通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畝毛用水量由原來的700多立方米,降低到現在的550立方米左右,節水率為35.7%。水分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分別提高20%和30%。

  綏化市北林區位於黑龍江省中南部,全區幅員面積為2743平方公裡,總耕地面積為280萬畝,作物種植面積300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00萬畝。我區年可產優質商品糧21.6億斤,是我省乃至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我國糧食安全生產基地之一,在糧食安全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綏化市北林區大力實施水田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工程,幸福灌區先後修建水田節水改造工程10餘處,建設硬質化節水渠道30條,25150延長米,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7500畝。

慶安縣稻農加緊插秧工作

  工程實施後,實行合理灌溉,改善水土條件,使光、熱、水、土資源合理配置,生態環境實現良性循環,對農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農民增產增收等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實施節水灌溉後,灌溉用水量大大減少而水資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是實現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方向和可持續利用方向的重要途徑。同時節水灌溉配套工程的建設,給項目區人民的生產、生活、交通等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改善了項目區的人民的居住環境,推動社會進步。

  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實施後,具有增產、節水、節能、節地、節勞等效益。年可節水375萬立方米,年增產水稻200萬公斤,年總增經濟效益330餘萬元。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