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訊 付忠義(化名)是我省勃利縣人,目前在北京工作。大地震發生後,他趕赴四川當了一名志願者,災區人民的堅強和自律讓他感動。23日,他因故返回哈爾濱,向記者聊起了災區的見聞。
『火車上,四川旅客脫下衣服為我蓋上』
四川大地震前,付忠義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工作。12日晚,忙了一天的他回到住地纔知道四川發生了地震。看著電視上一遍又一遍播出的新聞,付忠義非常想到前線做志願者,可是,自己在打工身不由己。他壓制著自己做志願者的衝動,甚至第二天不看電視,可是心還一直牽掛著災區。14日,他向經理提出請假去做志願者,通情達理的經理當即給了假,為了便於小付工作,公司還給他開了證明。因為北京直達四川的車票和機票異常緊張,小付只能繞道西安轉去四川。在火車上,幾乎都是回鄉的四川老鄉,當這些人得知小付是去幫助他們的志願者時,都非常感激他。『晚上我在硬座上睡著了,一個不認識的四川旅客脫下自己的衣服給我蓋上,怕我冷。』
『志願者之間不知道姓名,但配合得相當好』
小付被安排在廣元市中心醫院幫助運送傷員。據其介紹,醫院為了第一時間搶救傷員,在大廳門口搭建了帳篷,十幾位醫生在這裡隨時准備接待患者。救護車送來傷員,這些醫生先快速確定患者應該送到哪個科室救治,然後小付等志願者就負責把患者從救護車上抬下來,送到相關科室處理。在這裡服務的志願者大多是當地紅十字會885義工協會的志願者。
『一個救護車上一般都有3~4名患者,輕重搭配。最多的時候,一次來了7輛救護車。我們幾乎沒時間聊天,不管白天黑夜,有患者我們就立刻服務,沒有患者我們就趕緊休息。志願者之間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但配合得相當好。』所謂的休息,只是躺在醫院的椅子上,因為沒有被子,小付常在下半夜被凍醒。『苦和累都很正常,我們就是去受累的。』小付說。一次,他和兩個志願者運送一名休克的患者,患者大小便失禁,嘴裡還不停地湧出髒東西,小付等人無法躲閃弄了一身。
『所有人都不肯多吃飯,因為擔心別人沒吃的』
小付說,幾乎所有的患者和患者家屬來醫院都沒帶錢,很多患者家屬一看就很餓,但這些患者家屬很自律,市民自發送過來的稀飯、饅頭,不送到他們手裡他們都不會吃一點。志願者給他們盛一碗稀飯他們就吃一碗,盡管沒吃飽,也絕不再盛第二碗。後來小付和他們聊天纔知道,原來這些人是怕自己吃多了別人沒吃的,寧可餓自己也不肯多吃一點。小付很受感動,他告訴這些人,盡管吃,市民和政府送來的食物絕對夠吃。盡管這樣,很多人還是等最後飯菜剩了再吃。
『不亂,秩序井然!』這是小付對震後災區的感受。
『在災區的時候,我的手機不小心丟了,但第二天就找回來了,你能想到嗎?就因為我是志願者,拾到手機的人看到我手機裡的短信,知道我是支援災區的志願者,就把手機給我送回來了。』
『災區很慘,但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悲慟,他們把淚流在了心裡。在這樣的時刻,他們還知道禮讓,懂得感恩,讓人敬佩。』小付說。
『聽說有餘震,大家馬上往醫院跑,轉移那裡的患者』
小付說,19日下午,當地的患者已經很少了,而且自己還有一些緊急的事要處理,所以他就決定第二天返回。當天晚上,他找了一家小旅店洗了個澡。睡到半夜時,旅店老板突然推醒他,『趕快到街上去,剛纔警方通知可能有強餘震!』小付一聽,抓起背包攔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廣元市中心醫院。『有餘震患者肯定要轉移,這時候正缺志願者。』小付趕到醫院時,發現其他的志願者也都陸續趕來了,原來大家想到一處了。接到正式通知後,小付等志願者開始轉移患者,『1~9樓住了700多患者,可醫院只有兩部電梯,只有做牽引的患者纔能使用,其他患者都要志願者抬。』醫院沒有擔架,小付等5個人只能借助床墊抬患者,4個人各抬一角,還有一個人貓腰在下面頂著,防止患者『塌腰』。每清空一層樓,志願者就把住樓門不讓任何人進出,一直到一樓。直到所有患者都安全了。
小付不肯讓記者寫他的全名,也不讓記者拍照。『我做志願者全憑自己的熱心,只想為社會做一點事!』小付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