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4日訊 在改革開放30周年,合作區建區十六年生日來臨之際,作為思想解放的特殊區域和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努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產業強區。
2002年7月,原國家經貿委等九部委正式批准實施黑河對俄購電項目。2004年4月1日開始進口俄電。目前,黑河跨江已投入運營引俄電力輸變電線路有2條,年輸電能力30億度。另外,由國家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500千伏超高壓直流背靠背對俄購電輸變電工程已經開工,計劃2008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屆時,每年可進口俄電70億度以上。從而開闢了對俄經貿能源、資源合作的新途徑,在全國首創以邊境貿易方式購進俄羅斯電力的先河。
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按照『貿易營造優勢,產業構築強區,環境塑造形象,服務推動發展』的工作思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將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精心打造生態園區、品牌園區。自2004年至2007年末,合作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8億元,新建千萬元以上項目13項。隨著總體經濟實力壯大和綜合競爭能力提昇,合作區進入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
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著力發展環境友好度強、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大、產業關聯性寬、帶動作用明顯的項目。目前已建成的大型項目有:寧波合盛集團年產6萬噸化學級工業硅項目、大連正興磨料公司年產1000噸碳化硼項目。以電石產業為龍頭、氯鹼化工產業為基礎、有機化工中間體產業為補充,構建產品深加工鏈條完整的大型化工集群。
按照『梯次』開發建設步驟,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全力把五個特色產業園區打造成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新型原材料加工基地,我省沿邊開放帶上重要的進出口加工和國際物流基地。五秀山俄電加工區利用俄電重點發展硅基、硼基原材料及銅鋁等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等產業,園區已引進9家企業,工業硅年生產能力已達到10萬噸,佔全國產量近十分之一,碳化硼生產能力已達到1000噸,佔全國產量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