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汶川有我——冰城赴川消防戰士的戰地日志
2008-06-10 15:32: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尚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神聖使命 汶川有我——哈爾濱市消防支隊戰士赴四川地震災區的戰地日志

  東北網記者 楊尚峰

  5月14日凌晨,四川省汶川縣發生地震的第三天,哈爾濱市消防支隊香坊大隊動力中隊消防戰士趙亮奉命和戰友們前往四川抗震救災,經歷了八個晝夜的救援工作。偶然的一次閑聊,記者得知趙亮在災區救援時每天都有記日記的習慣,盡管每天休息時間都是那麼的珍貴,他仍然堅持記錄與戰友們在四川救援的點滴,他在日記中寫道:『每天都被一些感動著,我看到的不是災區人民面臨災難的驚慌失措,而是他們面對災難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

  2008年5月14日 凌晨接到命令中午抵達四川

  5月14日凌晨2時許,官兵們都還在熟睡中,119指揮中心專線電話驟然響起,按以前的慣例,我以為是火警指令,幾秒之中我穿上衣服,並抓起了電話,指揮中心值班員用急促的口氣說:『支隊長命令,你中隊馬上挑選18人,火速趕往支隊門口集合,將由支隊統一組織奔赴四川救援』。值班劉隊長在挑選官兵時,我對他說:『劉隊,我也要上四川救人』,他看了我一眼說:『你行嗎?』我堅定的說:『行』,當時,我感覺是我堅定的眼神感染了隊長,我感覺到,我的眼神比任何時候都堅毅。

  十多分鍾後,我們來到集結點,在支隊門口看到了很多兄弟中隊的戰友,我從未感到氣氛有這麼凝重,支隊長和政委分別對我們進行了動員,幾分鍾後運送我們的軍用車行使在了機場高速路上,朦朧的夜色中飄著小雨,大家的心情一樣的沈重,想了很多,給家裡打了個電話但是沒有打通。到達太平國際機場時,天已經快亮了,大約7點多,踏上了飛往成都的飛機,從接到命令到登機,我幾乎沒有時間去考慮任何事,伴隨著飛機的轟鳴聲,心裡非常的激動,我要到四川去救災了,從未想過我也能親自用雙手幫助災區同胞,我感到使命的神聖及責任的重大。

  飛機在11時45分抵達成都雙流機場,乘坐客車前往都江堰市,途中越接近都江堰市就越感覺到了地震的嚴重性,剛開始只是看到公路兩邊的房子有裂縫,往前看到的就是倒塌的牆,然後就是有的瓦房上邊的瓦全部都碎了,還看到有的公路出現了很大的裂縫,交警在那裡指揮著交通,當接近一個收費站時,看到這裡排著很長的車隊,有公車,也有私家車,車上裝的有礦泉水、帳篷,還有的是一車的蜂窩煤球。

  15時許,到達都江堰市,經歷了一天的顛簸,我們肚子都餓得直響,這時我看到兩個十幾歲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小手抬著一桶大米粥,來到我們面前,把一個個餐盒遞到官兵手中,一勺勺的盛飯,還說:『叔叔,你們多吃點東西吧!吃飽了纔有力氣去救我們的親人』,當其中一個小女孩把餐盒遞給我時,我清晰的看到她的小臉上還有淚痕,手上還有一道道劃痕,她們本來是在父母的懷抱裡撒嬌的年齡,然而幼小的心靈卻承受了這樣的災難,我使勁喝著孩子給我的粥,她們笑了,可是我的心卻在流淚,我自己知道我咽下這碗粥用的是一種力量,是災區這些堅強的孩子給我的無形的力量,當時我在心裡發誓,我要付出自己的一切賴挽救受災同胞的生命,哪怕死在這裡也在所不惜!

消防戰士們在山路上急行軍,5月15日從都江堰市前往漩口鎮路上。趙亮 攝

  2008年5月15日 挺進汶川縣漩口鎮

  上午休整的時候,地面突然一陣晃動,還聽到路燈吱吱作響,我真不相信這就是地震,也就是幾秒鍾,卻讓我驚呆了,此後9點10分又發生了一次餘震,11點多的時候又一次餘震;由於來時匆忙沒有帶筆記本,我找到一位老鄉他給我找來了一個破舊得本子上面已經滿是灰層,但是我感謝他能夠為我准備這個破舊得本子,供我們行軍路上隨時記錄我們的救援過程。

  12時許,郭鐵男局長來到我們駐地為我送行,他給我們講了許多,其中我知道我們有可能要徒步行走山路,這顯然對於我們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官兵們是一個難題。部隊奉命趕赴漩口鎮地區,長這麼大第一次走山路,而且是這麼陡峭的山路,一個字『累』,山路非常艱難,這些海拔最高達到2000多米的大山,有的坡度竟然到達80度,有的部分路段被崩潰的岩石掩埋,我們不得不從岩石上通過,當時如果一不小心踩滑了或從山頂滾落一塊石頭,我很可能就死定了,但我還想,我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因為還有那麼多受災群眾等著我去救呢!從12點多開始一直到下午5點半,爬了整整36公裡山路,我粗略算了一下,上山走了3個多小時,下山走了1個多小時,行走時更感覺到了無數次餘震,還看到有碎石從山頂滾落;聽到轟隆隆的聲音,看到了遠處山上的泥石流滑坡;沿途我和戰友們不斷的把自己的吃的拿給受災群眾,有的戰友把吃得都掏空了,以至於我們一個面包要好幾個人分著吃。在下山時我看到了一個婦女抱著一個很小的孩子,孩子已經餓得面黃肌瘦了,我給了他一大袋面包,她的目光很呆滯,什麼話也沒說,我想,經歷了這麼大的災難,他們的心裡一定很難過。

  夜裡11點多到達漩口鎮,在鎮政府院內裡休整,我脫了鞋發現襪子已經被磨了兩個大洞,脫掉襪子發現左腳一個血泡,右腳兩個血泡,再看兩個肩膀已經被勒出了兩道血印,全身的骨頭也感覺要散了,實在是太累了,晚上躺在水泥地上就睡著了。山裡晝夜溫差太大,我和戰友們擠在一起來取暖,但是晚上依然凍得瑟瑟發抖,一夜原來是這樣漫長,但壓在廢墟中的幸存者是多麼的期盼我們這樣的『幸福生活』呢?!......

  2008年5月16日 決戰漩口鎮

5月16日,哈爾濱消防戰士在漩口鎮變電所救援現場。趙亮 攝
5月16日,哈爾濱消防戰士在漩口鎮變電所救援現場。趙亮 攝
5月16日,哈爾濱消防戰士在漩口鎮變電所救援現場。趙亮 攝

  一個枕地蓋天的晚上終於熬過去了,早上5點多天還是灰蒙蒙的,戰友們都攏起篝火烤已經被露水侵濕的衣服,我隨便的吃了點面包,並不敢多吃因為給養有限,在來的路上也看到了供給車根本無法運送給養,8點整,中隊接到指揮部命令,位於漩口鎮白花變電所據知情人介紹有埋壓群眾,我們中隊出動了13人進行救援,我則留在家中負責後勤工作。到達現場後,看到一座5層隨時會伴著餘震而倒塌的職工宿捨樓,裡面埋壓5名遇難者。戰友們本著盡快救人的心理投入現場進行偵查、挖掘工作,經過近4個小時的艱苦挖掘,將遇難者轉移到安全地帶,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下葬儀式。在救援過程中,當地老鄉黃學軍非常熱情地配合我們,不顧家裡的安危,主動用自己的鏟車幫助我們進行搜救,真的讓我們非常感動。

  2008年5月17日 胡主席慰問備受鼓舞

  今天我到達我們的救援點,也很慶幸受到了胡錦濤主席的親切慰問,就在胡主席給我們作指示的那一瞬間,又發生了一次餘震,這一次的餘震是我來到四川感受最大的一次,但是看到總書記只是停頓了一下,又繼續為我們講話,我很感動也備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我救援的決心。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 緬懷遇難者第一次與家裡報了平安

  這幾天每天都在救援點緊張的進行救援工作,到了休息時間,躺下就能睡著,沒有時間寫日記,今天借休息時間把這幾天的補上。這三天也是全國哀悼日,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是第一次為因自然災害死難的普通百姓降半旗致哀,我們用全民族的眼淚,悼念這次地震災害的罹難者,更用全民族的意志,昭示中國對每個每位百姓生命的極大尊重,為此,我們舉國致哀。

  每天,我們都伴隨著遇難者家屬們含淚期盼的目光,不間斷地在廢墟中進行挖掘,來了幾天,都沒給家裡打個電話,遠在黑龍江的爸、媽一定很擔心,但是真的沒辦法,當地的交通、電力、通訊全部中斷,這個偏僻的小鎮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無人知曉的孤島。通過戰友的幫忙,我用指揮部的海事衛星電話給老媽打了一分鍾的電話,雖然只有一分鍾,但我把平安的消息告訴老媽後,能夠聽得出來,老媽老爸雖然很擔心,但他們很高興,為我很驕傲!

  我們用了八天八夜的時間完成這次的求援任務,我這一生都會記住這八天八夜所有經歷的事情,記住在那山崩地裂中無助的呼喊聲,記住救援時背後那一雙雙期盼親人的雙眼。那廢墟的縫隙處有孩子們年輕稚嫩痛苦的臉,如花的年齡也如花開一般短暫。逝去的女孩兒雙眼無力而空洞的望著天空,眼角的淚水不斷的湧出,她一定是想說什麼!是對親人的牽掛?還是對自身的惋惜?……剎那間,芳華消逝得如此令人心痛!我們曾經一起經歷了悲傷,我們必將重任同當,幸運活著的我們,必將挑起重任,一定不要辜負那生命的意義,也不要辜負那逝者的期望。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