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改革開放30年:會展地區哈洽印記
2008-06-11 14:30:1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高樓林立,道路寬闊的長江路。
  繁華現代的開發區。
  夏夜中的哈爾濱游人如織。
  燈海花叢中的中央大街讓人流連忘返。
  哈爾濱的街道越來越寬敞。

  東北網6月11日訊 建設中創奇跡,烙印『哈爾濱制造』

  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位於哈爾濱市南崗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北部,總佔地63公頃,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建築群由三部分組成,環抱中心廣場,沿紅旗大街一側為國際會議中心及為國際會展服務的賓館,沿長江路一字型布置128米跨度的國際展覽中心、綜合訓練館、萬人體育館,南直路一側為5萬人運動場,建築整體造型氣勢恢弘。

  據工大集團戰略發展中心主任黃伯峰介紹,會展中心的設計方案原本是想通過評標方式產生,評選出的最佳設計效果是德國和日本的方案,但是他們提出高達7000萬美元的設計費用。『沒辦法,擺在我們面前的出路也只有一條——自主設計、自主建設。』

  『會展中心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創造著奇跡。』黃伯峰告訴記者說,會展中心於2002年開始建設,2003年展館一期工程完工,2005年會議中心和華旗飯店建成。會展中心的建設創造了我省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

  如今,會展中心已成為全國唯一將會展、體育功能合二為一的大型綜合性場館。

  城中村蛻變『黃金』新區

  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建成之前,這裡是城市中的一個農村。在附近居住的張大爺告訴記者說:『那時侯,這一帶還是一片荒草地,馬路上都是泥土,晚上連路燈都沒有。』隨著會展中心的建成,這裡周邊的環境改善了。在長江路某小區居住的郝瑞說:『如今會展中心周邊寬闊的馬路和立體綠化帶,很有現代化都市的味道。有外地的朋友來哈爾濱,我都會把他們帶到這裡來看看。』

  因哈洽會而建的會展中心已成為繼中央大街、建築藝術廣場、防洪紀念塔等之後哈爾濱的又一張城市名片。周邊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大型超市、商場、酒店、休閑娛樂場所、交通等配套設施完善,環境一天天變美,使得地產廣告也以『毗鄰會展中心,坐落城市CBD』為賣點,熱炒會展概念,地價一路飆昇。

  記者從哈爾濱市經濟研究所房地產研究中心了解到,沒建會展中心時,紅旗大街附近的房子每平方米纔1000多元錢。如今會展中心附近已成為哈爾濱市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黃河路一帶也成為哈爾濱餐飲業的黃金寶地。

  會展變身多棲商貿中心

  會展中心融會展、體育、文化、商業物流以及旅游酒店等多種成分於一體,而紅博世紀廣場更是集商貿、餐飲、娛樂、休閑於一體的超大型綜合地下商貿中心。這裡的環境設計借鑒了俄羅斯和歐式商業裝修的風格,其10萬平方米的規模更成了一個品牌服裝的特殊展區,因專業而固定,被稱為『永不落幕的洽談會』。紅博商貿集團打破傳統的櫃臺租賃業務經營模式,推出品牌經紀人的市場策略,並南下北京、大連、深圳和香港,北上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在國際、國內服裝節上贏得廣泛聲譽,帶動了整個市場空前活躍,經營效益節節攀昇,形成了全國知名的『紅博』商業品牌。

  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除舉辦哈洽會外,還成功舉辦了醫博會、汽配會、糖酒會、韓國周、劉德華演唱會、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第四屆特奧會等各種大型展覽、體育比賽、文藝演出和高峰論壇1500多場次。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提高了哈爾濱市的知名度,向世人展現了美麗、富饒、開放的黑龍江新形象。

  前景目標:哈爾濱的『CBD』

  CBD的全稱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我國現有三種譯法:中央商務區、商務中心區或中央商業區,其概念最早產生於1923年的美國,當時定義為『商業會聚之處』。隨後,CBD的內容不斷發展豐富,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樞。許多國際大都市都形成了相當規模的CBD,如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新宿、香港的中環、東莞的南城區、珠海的吉大區。

  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專家蔣立東認為,以會展中心為圓點向周邊輻射的區域內,已經形成了哈爾濱市的一個高檔商務服務區,前景無限。但要發展成為CBD,還有一定距離。蔣立東解釋說,CBD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業、貿易、信息及中介服務機構,擁有大量商務辦公、酒店、公寓、會展、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具備完善的市政交通與通訊條件,便於現代商務活動的場所。

  會展中心地區成為哈爾濱的『CBD』大有希望。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