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預計遍地開花而今曇花一現 早餐亭百姓為啥不買賬
2008-06-12 14:08:2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小然 王 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2日訊 2004年10月,哈爾濱市推出『早餐工程』,由一家配餐公司在街頭立了100個『早餐示范亭』,當時預計三年後達到1000個。近四年時間過去了,記者發現『綠色早餐』非但沒有遍地開花,反而有部分關門歇業,營業中的早餐亭也在靠銷售其他商品維持經營。為何如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

  早餐工程成曇花一現

  2004年10月,由綠山川配餐公司出資900多萬元,在市區裡統一設置100個『早餐示范亭』,實行食品統一生產、統一配送、統一定價,采用綠色無公害的原料進行加工,由公司員工進行經營管理。然而,開業不到半年,就有部分早餐亭因生意慘淡被迫關門歇業,營業中的早餐亭也是人氣不旺。

  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地段看到,四個早餐亭中兩個已關門,在買賣街、工廠街、哈藥路等處,有的早餐亭門窗緊鎖,有的寫上了招商電話,有的還張貼了出租出兌信息。據綠山川綠色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利焰介紹,早餐利潤微薄,部分早餐亭入不敷出。在一部分餐亭停業後,公司開始向外招聘加盟商,一些地段好、生意火的早餐亭都被承包了出去,餘下的只能由公司員工經營。

  早餐工程內容變了味

  昨天,記者走訪學府路、東大直街和西大直街上的早餐亭時發現,營業中的早餐亭都經營起了『副業』,賣起了飲料、小食品,有的還在經營公用電話等。

  王大爺和老伴在學府路上經營早餐亭已經一年多了,剛開始覺得這是個穩賺錢的營生,能解決他們老兩口的基本生活。但是,每天早上只能賣出10來份粥和包子,連亭子的租金和電費都不夠,只好賣點別的商品維持經營。據王大爺講,他所經營的早餐亭位置不錯,靠賣飲料、紙巾和烤腸等商品,一個月能賺上千八百塊錢。

  西大直街上一家早餐亭的業主小謝告訴記者,因為經營情況不樂觀,這條街的大部分早餐亭多次易主,他也是剛剛接手這個早餐亭纔兩個月時間,他們只能靠經營其他商品維持經營。

  早餐工程不合飲食習慣

  采訪中,王女士告訴記者,早餐亭剛開始營業時,她感覺這裡出售的食品衛生、安全、營養搭配得好,因此早上有時特意來買。但是,這裡的早餐多是包子、粥等食品,口味比較單一,不換花樣,跟傳統的早餐沒什麼區別,缺少選擇空間,而且離她家的小區還有段距離,時間久了就不再光顧了。

  『早餐亭沒有就餐空間,邊走邊吃不符合咱們的飲食習慣。』市民張先生講,他早晨從家出來在外邊吃早餐,圖的就是個方便,早餐亭沒有地方吃,買的食品又是涼的,大冷的天他既不能拿回家吃,也不能邊走邊吃,只好在家樓下的小餐館裡喝豆漿吃油條了。

  更多的市民認為,早餐工程其實就是便民工程,關鍵得方便市民,而這些早餐亭多數都設置在繁華地段、學校、車站和醫院附近,離居民小區太遠,便利性不夠也是難以為繼的一個因素。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