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 針對目前低溫寡照多雨的天氣對大豆、玉米、棚室蔬菜和水稻生長的影響,省農業專家給農民開出了『及時查田補栽補種』、『早鏟早趟,滅草增溫』、『適期實施追肥』等補救措施。
據了解, 5月以來,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低溫多雨天氣,對農業生產產生了不良影響。部分地塊的玉米、大豆出苗較常年晚3~7天,且呈現出苗小、苗弱的狀態,即使好的玉米苗也纔長到3葉左右,比正常年份苗少1葉。
針對當前的生產形勢,專家提醒農民,要及時調查田間種子發芽和出苗情況。缺苗輕的地塊,可以將苗厚區域內出的苗,帶土坐水移栽到缺苗之處,並且要保證移栽成活率。缺苗現象嚴重的地塊,要選用早熟或極早熟品種及時進行補種或毀種;在玉米、大豆苗出齊後,應抓緊時間鏟趟,間隔10天左右,再進行第二遍鏟趟,全生育期要求三鏟三趟;針對個別地塊底肥不足、苗勢較弱的情況,可在玉米6~7葉期,每畝追施尿素20公斤左右。
此外,由於降雨量偏多,還應及時采取疏通排水渠道等措施,加強排水防澇工作,提高防澇能力。與此同時,全省各地棚室蔬菜病蟲害發生率與同期持平,氣候條件對水稻秧苗生長帶來一定影響。
據了解,近期棚室蔬菜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為:番茄病害以灰霉病、葉霉病、早疫病、潰瘍病為主;黃瓜病害以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葉枯病、灰霉病為主。蟲害以潛葉蠅為主。病蟲害發病棚室率30%~40%,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少部分棚室由於通風不暢、栽植過密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葉霉、灰霉和潛葉蠅發生較重,個別溫室黃瓜灰霉病發病株率高達80%以上,潛葉蠅葉片危害率高達50%以上。而受近日持續降雨低溫寡照的影響,棚室發生生理病害和傳染病的危險更加嚴重。陰雨天氣期間,棚內空氣濕度加大,容易發生病害,各地菜農應當減少灌水量,同時還要針對出現的病害合理選擇殺菌劑進行預防。
另外,由於黑龍江省進入4月份氣溫變化劇烈,溫度大幅變化導致部分水稻秧苗出現生長緩慢,根系發育不良;有的苗床播種過密,出現苗欺苗現象,秧苗長勢弱,造成青、立枯病的發生;一些苗床還出現了高溫澆苗、低溫冷害和藥害肥藥等現象,可能會對後期產量造成影響。對此,農技專家表示,如果今後一段時期天氣晴好,種植在大田裡的水稻便能夠進行自我調節,所以暫時還不需要采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