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百姓呼聲:同是哈爾濱市行政區話費標准卻不同
2008-06-15 14:02:5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劉傳江 戴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5日訊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呼蘭縣撤消,改設為區。可時至今日,市區和呼蘭之間的通話費還在按區間電話收費的標准收取。近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哈爾濱市呼蘭區和阿城區的市民紛紛反映,他們的固定電話話費一直執行原來的區間電話收費標准,即和市區通話每分鍾0.3元,而哈爾濱市區的固定電話通話費則為3分鍾內為0.2元,3分鍾後0.1元/分鍾。這種雙重標准,讓他們很不理解。為什麼同是哈爾濱市行政區,固定電話的收費標准卻不一樣呢?

  由縣改成行政區後話費標准未變

  家住呼蘭區的固話用戶宋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去年考入哈爾濱市某大學,孩子的學業、生活狀況讓宋女士很牽掛,經常要打電話詢問,由於學校在城區,從呼蘭區往城區撥打電話屬區間電話,宋女士每月通話費要五六十元。宋女士認為很不公平,同屬城區,同是一家公司的固定電話用戶,為什麼呼蘭區不能享受城區通話標准?收取區間話費有什麼道理?宋女士說,區間通話費在制定和調整時沒有體現公平負擔的原則,目前本地網區間通話費標准0.3元/分鍾,發送一條短信0.1元,IP通話費0.2元/分鍾左右,手機城鄉通話費0.2元/分鍾,相比較而言區間話費太高,她現在已改用手機給孩子打電話了,家裡的固定電話只接聽或在呼蘭區域內使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但呼蘭區的固話用戶對此不理解,與呼蘭區有聯系的哈爾濱市城區固定電話用戶對此也提出異議。李春生生活、工作在哈爾濱市城區,他有一客戶同在哈爾濱市,使用一部小靈通,兩人經常電話聯系。前一段時間,李春生發現,他的固定電話費清單顯示有200多元的區間通話費。『我很少與外縣有業務往來,哪來的區間通話費?』他對此不解。後經多方查問纔弄明白,原來他的這位客戶是在呼蘭區購買的小靈通,市區與外縣小靈通的號段沒有明確區別,不知情的李春生撥打起來沒有顧忌,結果增添了不少區間通話費。

  『這不合理不公平,呼蘭由縣改為區已經4年多了,通訊公司怎麼能還按過去的方式收費?通訊公司不提供自動查詢功能號碼歸屬的服務,不打印區間的和區內的話費清單,消費者哪裡會分清哪是市區電話哪是區間電話?』李春生對記者說。

  通話5分鍾區間話費相當於市內話費3倍

  記者了解,從技術層面上說,區間通話費與市話通話費沒有不同,之所以產生區間通話費,其前身就是農村電話費。當時廣大農村地區電話不普及,電話線路的建設和維護成本相當高,收取區間通話費正是對這一高成本的補充。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時至今日許多縣城甚至村鎮電話普及率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其成本已經與城區無異。就哈爾濱地區而言,用話量已經達到相當規模,區域間已沒有明顯差別,再以成本過高為理由收取區間話費的合理性有些牽強,尤其是面對移動電話費紛紛降價的競爭局面,比長途話費還要高的區間話費讓人難以接受。用戶王友說,固話費應該像手機一樣,只分市話和長途。


  不少用戶認為,區間話費沒有退出舞臺,是利益因素在起作用,繼續收取區間話費已成為運營商增加自身利潤的一種手段。李春生給記者算了筆賬,固定電話通話正常資費標准是前3分鍾0.2元,以後0.1元/分鍾,而區間話費達0.3元/分鍾,沒有優惠,比長途話費還高,即使只通話1秒鍾也按1分鍾計費。那麼,在城市打本地電話5分鍾,費用為0.5元,哈市城區打進呼蘭或呼蘭打到哈市城區電話5分鍾,就得花1.5元,話費支出是市內通話的3倍。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許多縣已改為區,城鄉之間的溝通交流會更加廣泛,電話業務量會大幅提高。繼續收取區間話費,運營商能獲得較大利潤,而這樣高的資費給用戶帶來了較大負擔,會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們的消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區間通話費標准較高,就目前黑龍江省農村的經濟條件,現行的電信資費標准使相當多的農民難以承受,有的地方安裝了電話也較少使用,或只接不打或換成手機,他們認為固定電話有月租,還有區間話費,沒有手機省錢。這樣一來,農民難以充分享受電話帶來的便利和效益,同時造成了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浪費。

  希望有關部門科學測算數據解決話費爭議

  呼蘭區區間話費問題引起當地用戶不滿的同時,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提交議案、提案,要求盡快降低營業區間內的通話費。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去年9月曾向部分電信運營商發出查詢函,截至目前,仍沒有答復。

  帶著用戶的異議,記者以用戶身份致電網通客服10060進行諮詢。網通工作人員答復,目前,呼蘭和阿城兩個區只是行政區域劃歸哈市,其他的都還沒有變。兩地固定電話通話還需按『網話費』收取。而至於何時能夠統一按市話標准收費,這個工作人員表示,還沒有接到上面的通知。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