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0日訊 『失蹤』多日的劉子富回來了———19日,當瘦了一圈的劉子富出現在黑龍江省政法管理乾部學院的課堂上時,老師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報以熱烈的掌聲。此時,劉子富明白,自己去四川災區當志願者的事再也瞞不住了。在剛剛過去的28個日日夜夜中,這名身材瘦削、靦腆內向的80後大學生以自己的熱情和汗水,書寫了一份沈甸甸的青春答卷。
加入『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
22歲的劉子富家住香坊區建成社區,他是家裡的獨生子。2005年,劉子富考入黑龍江省政法管理乾部學院法律事務班。因早些年曾患骨折的右腿感到不適,去年,劉子富向學校請假休學一年在家治病。今年5月12日,正在北京檢查身體的劉子富在電視裡看到了汶川大地震消息,災情深深地刺痛著他的心。第二天,劉子富跑到獻血站義務獻血,可獻血的人太多,他連去兩天也沒獻上。
一定要為災區做些什麼!劉子富決定到災區去,做一名賑災服務志願者。15日,劉子富帶上自己僅有的1000多元錢,來到北京西站,買了一張去往成都的火車票。候車時,劉子富結識了正在集結中的北京希望志願者服務隊,大家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很快就聊到了一起。得知劉子富一個人什麼准備都沒有就要去當志願者,所有人都很吃驚。正巧這個原定20人參加的志願者隊伍中有一個人沒來,大家就邀請劉子富加入,並為他提供了包括迷彩服、睡袋、背包、地圖等在內的一套裝備。
列車行至河北省,又上來一隊來自河北邢臺的『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一共12人,其中大多數為退伍軍人。於是,大家一商量,兩隊統一集合到『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名下。隨著列車一站站駛向四川災區,作為32名志願者之一的劉子富感到熱血沸騰。
砸傷腳踝不言退
17日凌晨3時,在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安排下,『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一行32人來到四川省江油市,參與這裡的抗震救災服務。
江油市是汶川大地震重災區之一,距汶川縣城100多公裡。地震共造成該市382人死亡,一萬多人受傷,109人失蹤,全市房屋受損達5100多萬平方米,34萬人無家可歸,近20萬市民露宿在外。全市80%的建築物遭到破壞,187座水庫大壩處於危險狀態。
江油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給『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分配的任務是負責抗震救災物資的轉運和發放工作。由於人員少,工作量大,他們每天至少要負責10個車皮的物資轉運,每個車皮的物資重量至少為30噸。劉子富的腿傷剛好,本不宜從事重體力勞動,但災區的滿目瘡痍讓他無法懈怠。前兩天,他們片刻不休用竹竿鐵絲搭建了臨時倉庫。接下來,就開始轉運發放救災物資,一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
當地天氣酷熱,劉子富居住在簡易的臨時帳篷裡,白天溫度可達五六十攝氏度,晚上也要三四十攝氏度,作為北方人的劉子富很不習慣,就敞開帳篷睡覺。當地蚊子比北方要大上兩倍,數量極多,劉子富身上被叮出一片片的紅疙瘩,奇癢無比,他只簡單地用鹽水擦拭一下,頑強地堅持著。一次往汽車上搬運帳篷時,劉子富的右腳踝被砸傷。為不耽誤工作,他用繃帶緊緊地把腳踝纏住止疼,直到乾完這班活。當晚上解開繃帶時,纔發現腳部因不過血已失去知覺。第二天,傷處腫起一大塊,幾乎不能走路,劉子富還是采用繃帶緊纏的辦法堅持工作。看到他走路一瘸一拐,同伴勸他回家,劉子富說:『沒事,這兒缺人手,我能挺住。』
抓獲盜竊賑災物資嫌疑人
劉子富所在的『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還承擔起抗震救災物資看管和附近的治安巡邏任務。5月最後一天的夜晚,劉子富和一位同伴巡邏時,突然過來一個當地人搭訕,並和他們走在一起。行至一處帳篷堆放點時,這個當地人說話聲突然大了起來。劉子富用手電一掃,發現一個黑影一閃而過。有人偷東西!劉子富馬上意識到這是一起團伙盜竊案,他趕快叫人封住所有出口,抓住了一名盜竊嫌疑人和所竊贓物。這時,學過《犯罪心理學》和《公安偵查學》的劉子富開始發揮自己的長處,他通過技巧的盤問和實施心理壓力,很快讓這名盜竊嫌疑人供出了其他3名同伙和已隱匿的其他贓物。最後,劉子富和同事把捕獲的4名盜竊嫌疑人轉交給了當地派出所,他們的這一做法受到了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表彰。
工作之餘,劉子富還給災民當起了義務心理輔導員。二郎廟鎮一位七旬老大娘在地震中家園全毀,還失去了5位親人,一直情緒低落,有輕生念頭,幾撥志願者都沒做通她的思想工作。劉子富連續兩天和大娘聊天、交流,幫她搭帳篷、打飯,並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學知識疏導大娘的情緒。當看到大娘的情緒逐漸平穩了,劉子富終於松了口氣。辭別前,他還把身上僅有的500元錢留給了大娘。
上災區前曾留下遺書
決定到災區做志願者時,劉子富並沒有跟家裡打招呼,他知道深愛自己的父母可能不會同意他這樣做。從北京出發前,他寫了一封遺書留給北京的朋友,如果自己有不測,就把遺書交給父母。遺書中寫道:『做志願者是我自己的決定,一切後果都由我自己來承擔。親愛的爸爸媽媽,對不起,我不孝。但做人要有良心,有擔當,去災區幫助那些受災的同胞是我的責任……』
劉子富還委托朋友每隔三四天給父母去個電話,說自己在北京很好,暫不回家。沒料到朋友一次竟說漏了嘴。由於江油很長一段時間的手機信號不通,在哈爾濱的父母聯系不到劉子富,急得直上火。直到劉子富到災區10天後,父親纔和他通上話。一聽到父親的聲音,他再也止不住熱淚湧出。讓劉子富欣慰的是父親非但沒有責備他,反而鼓勵他多為災區人民做些事。
做賑災志願者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毅力。『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抵達江油後,陸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加入,最多時達到100多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開始陸續離去。
『我既然來了,就不能當逃兵。』劉子富在心裡暗暗給自己鼓勁,『我在災區多待上一天,就可能多讓一位災民減輕壓力。』6月初,北京希望志願者服務隊撤走;6月6日,『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返鄉;直到6月13日,劉子富和另外兩人作為最後一批志願者從江油市離開。他一共在災區服務了28個日夜。臨走時,劉子富已身無分文,還是北京的朋友為他匯來了車費。
青春因擔起社會責任而更加美麗
15日,劉子富回到北京,他在醫院復查了身體,右腳的韌帶拉傷已基本痊愈。按照他的打算,18日回哈後,他將於次日返校上課,而這段志願者的經歷他將永遠珍藏起來。
但劉子富不知道的是,在他離開江油之前,一封由四川省江油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寄往黑龍江省政法管理乾部學院的感謝信早已泄漏他的行蹤,與感謝信同時到達還有一面錦旗:『江油人民向哈爾濱人民和「抗震救災老兵突擊隊」及其隊員劉子富表示衷心感謝!』
『對不起,老師和同學為我擔心了。』得知大家這些天一直在為自己的『失蹤』而尋找時,劉子富表示了歉意。他說:『這是我一生中難忘的經歷。作為80後的一員,我們這代人在人們心目中往往被視為享受、自私、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一代。我只想用自己的行動為80後正名,我們的青春會因擔起社會責任而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