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棚裡飄出賺錢的歌 八井子粘玉米香滿街
2008-07-10 15:34:2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忠 馬香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0日訊 大田玉米還沒拔節,早熟苞米就已熱賣。日前,路經大同區八井子鄉境內的安意路,看到街路兩邊賣新鮮粘玉米的攤點排了一長溜兒,不時有路過車輛停下來購買。

  『這季節吃粘苞米,圖的就是個新鮮勁兒!』顧客說。

  『愛吃粘苞米的不圖便宜,好吃就行!』攤主說。

  把玉米種進大棚裡,八井子村農民劉勤儉已經這麼乾了10多年了。過了正月開始育苗,4月份移栽進大棚,6月下旬進城上市,比大田玉米整整提前了2個多月。每棟1畝地的大棚產3000多穗玉米,純剩8000多元沒問題,相當於大田玉米的20多倍!

  『自己親手去掰,保證新鮮!』劉勤儉指著街路對過大棚裡郁郁蔥蔥的玉米說。這天他賣出了100多穗粘玉米,臉上堆滿了笑容。八井子鄉的粘玉米選用的是優良品種,?著吃、烤著吃都行,粘度高,米粒嫩,清香可口,難怪每穗賣到了三塊錢,還是不愁賣!

  抓住了城裡人愛吃粘玉米這一口,八井子鄉農民琢磨得透透的。他們分早、中、晚三期種植粘玉米,溫室的5月上市,大棚的6月上市,膜下滴灌的7月上市,新鮮可口的粘玉米源源不斷地反季上市,搶佔當地市場。粘玉米收完,還可以種上白菜、柿子等第二季作物,每畝又增收3000元,農民說:實在太劃算了。

  張雲令屯農民王榮,利用溫室種玉米,每穗粘玉米最高賣到了四元錢。接著他又種上了柿子,半畝地溫室純收入近萬元,而且種大田、搞副業,啥都不耽誤。這幾年,八井子鄉粘玉米可謂聲名遠播,40多戶農民做起粘玉米文章,巧打『時間差』,收入『噌噌漲』。

  依托安意路、西乾線貫穿全鄉的交通優勢,利用田園采摘日益紅火的旅游優勢,八井子鄉近年來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引導農民規模發展優質、高效、無公害粘玉米。通過科技引路、集中示范等途徑由零星種植向規模生產發展,乾部指導到田間,技術服務到地頭,物資准備到農戶,使產出的粘玉米清甜可口,深受市民青睞。粘玉米種植形成了一定規模,質量好,銷路暢,成為一條低本、高效、群眾認可的增收途徑。

  『反季』粘玉米走俏,農民種植積極性高漲。據八井子鄉農業站長鄭洪亮介紹,全鄉種植粘玉米棚室50多棟,按每棟純效益8000元計算,僅此一項,農民增收40多萬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