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呼蘭區完善社區服務守護百姓健康
2008-07-17 15:11:4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蘭鵬 張涵詩 李天池 馬智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7日訊 近日,呼蘭區醫療機構組織60名志願者醫療隊員參加了志願者醫療隊服務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這60名醫務人員分成4組走進各街道辦的貧困百姓家,免費為他們診治疾病。與此同時,呼蘭區中醫院、紅十字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也開展了各類大型義診活動。

  這只是呼蘭區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創新服務體系的一部分。

  1、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據介紹,2008年,呼蘭區規劃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5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0個。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達到95%以上;計劃免疫接種率、孕產婦保健管理率、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都要達到100%;社區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比例佔本地區門(急)診總數80%以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納入醫保定點機構的比例達到100%。

  同時,呼蘭區衛生部門還在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醫藥分開管理和藥品零差率銷售等試點工作;開展醫療救助對象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首診制試點工作以及實行醫療救助對象和參保人員的雙向轉診制度,確保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集中精力做好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工作。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創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手段、途徑和運行機制,呼蘭區還強化社區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的『六位一體』功能。

  按照適應居民健康需要、防病需要、便民利民的原則,呼蘭區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開展均衡營養、慢病防治、健康教育、中醫藥服務、骨質疏松防治、殘疾康復等六大健康行動進社區活動;並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優勢與作用。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推進社區中醫藥示范機構建設,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合理配備中醫藥人員,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從業人員的中醫藥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

  2、合作醫療方便農民就醫

  在呼蘭區孟家鄉幸福村,村民謝泉在2006年下半年被診斷咽喉患病,醫療費要花6萬多元,這對於年收入在15000元左右的農村普通家庭來講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不過,謝家因為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可以報銷部分費用,這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他家的負擔。

  據了解,2008年1?6月份呼蘭區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921.10萬元,其中報銷住院醫療費822.31萬元,受益農民7453人,得到萬元以上報銷的有51人,報銷達到15000元封頂線的有12人;報銷家庭賬戶98.79萬元,受益農民30380人。

  相關部門在根據規定提高人均補助外,參保農民個人繳費全部納入家庭門診醫療賬戶,用於門診醫療費報銷,在本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使用家庭門診賬戶資金的由衛生所和衛生院墊付報銷。

  呼蘭區當地一些農村的村民說:『以前都是小病硬挺,大病買最便宜的去痛片,熬不住了纔去打吊瓶,有了合作醫療,現在有病可以直接去我們村的衛生所拿藥。』

  隨著農村合作醫療患者和醫保患者的不斷增加,為方便患者們就醫,呼蘭區內的一些醫院開始實施『一站式』服務:在院內開闢陽光大廳,將過去分離的合作醫療辦理處、合作醫療收款處、合作醫療結算處及醫保辦理處等機構規范地鏈接在一處。過去患者要分別到這些機構辦理相關手續,很是不便,現在這些機構統一設在陽光大廳,患者可以在同一地點辦理所有手續。


 

  3、社區衛生服務不斷完善

  2008年,呼蘭區提出,規劃新建的4個中心、10個站的建設任務在一年以內全部完成,年內要完成全區新建、改擴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房屋建設任務。

  同時,呼蘭區提出要完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備裝備任務,到2010年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設備裝備任務。

  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配備與培訓任務方面,呼蘭提出,到2010年全區配備社區衛生服務人員339人;培訓社區衛生服務人員260人。

  另外,2008年,全區實行首診制和雙向轉診制度。2008年,在城市低保人員中開展醫療救助社區首診制試點工作。同時,探索實行城市醫療救助對象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患者的雙向轉診制度,社區將疑難重癥患者及時轉診到大醫院,大醫院及時將恢復期病人轉回社區。

  今年,呼蘭還提出要逐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保健網底建設。使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夠承擔疾病預防、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殘疾人康復等適宜的公共衛生服務。到2010年,城區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到100%,計劃免疫接種率達到95%以上,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達到95%以上,孕產婦保健管理率達到95%以上,居民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

  最後,要實現呼蘭全區社區衛生信息網絡化管理。按照市政府總體規劃,到2010年實現哈市社區衛生信息平臺全面聯網,達到全市社區衛生信息網絡暢通,資源共享。

 

  圖為參加志願服務的醫療衛生人員在為農民義診。白銘波 記者李天池 馬智博攝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